期中押题作文:范文17篇+解析(可打印)

时间:2024-06-27 16:44:40 作者: 字数:76385字

1.从以下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进行仿写或写读后感。

《社戏》《背影》 《小石潭记》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

《背影》读后感

朱自清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的背影谁又能忘得了,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挫折,总有父亲的肩膀做避风港,当风雨歇后,父亲便张开双手任我们飞翔,默默的转身,留给我们一个背影做前行的力量。

父亲辛劳攀过石栏为儿子买朱红的橘子,离开时的一步三回头,虽然作者已经20岁了,但父亲还是放心不下,毕竟再大在父亲的心里也还是个孩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描写平平淡淡,朴实无华,但却是最真实的声音,看了让人心酸,我们会不自觉的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亲。

我们小的时候坐在父亲是肩上,父亲抓着我们的小手,幸福的带着我们到处转,仿佛我们的一切父亲的肩膀都可以扛得动,当我们慢慢长大,慢慢从不谙世故变得懂事,然后在这个青春的大好年纪开始叛逆,渴望独立,开始忘记小时候看见父亲离开的背影就开始无助的哭泣,仿佛整个世界的离去都不敌父亲转身一瞬的凄凉。

从小就知道父爱如山的道理,却很少真正体会其中的道理,就像没经历过风雨又怎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只有当我们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才想起,曾经父亲的身影在我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高大,家里的什么东西坏了、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了,都会自豪的说,没关系,我爸爸会修,我爸爸会做,我爸爸什么都会。

当我们以后长大的时候还会不会这样说?

当父亲老去的时候,会自言自语的说,不老不行了啊,孩子都这么大了。当我们有一天真的发现父亲真的老了,心里该会有多么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及读后感写作。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从《社戏》《背影》《小石潭记》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进行仿写或写读后感。若仿写,比如模仿《社戏》中看戏的场面描写、偷豆吃豆的场面描写,《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细节描写,《小石潭记》关于写景的片段。若写读后感,根据要求,可以针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任一方面来写,重点写自己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尽量打开写作思路。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写《背影》的读后感,这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我们可以谈文章构思巧妙、布局精炼、详略得当。作者把描写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又如仿写,一定要注意抓住文章某方面的特点或结构来行文,切忌生搬硬套,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情意深浓、意蕴丰厚是本单元课文的突出特点。《社戏》里的童年是那样快乐美好,兴味盎然;《回延安》更是一个“情”字贯穿全篇;《安塞腰鼓》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展现生命的沸腾状态;《灯笼》一文卒章显志,切中肯綮,意蕴悠长……

撷取这些精彩,完成仿写练习,通过追忆那些难忘的人与事,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深情厚谊。

以“值得你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

【范文】

值得你回忆

照片是永恒的记录,虽然只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可里面包含着每个人不同的回忆和情感。在我众多的照片中,有一张旧照片充满了我对奶奶的最温情的回忆。

皎洁的月亮高挂在深蓝的夜空中,显得晶莹澄澈,有几颗星星隐隐约约地闪动着好奇的眼睛,夜幕不再那么单调无趣。夜空的下方是一座古老的石板小桥,经历了百年沧桑。在我的心中,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背负着南来北往的路人,默默地听着人们在他身上走过的脚步声。小桥的四周有茂林修竹,在月光的反映下,竹叶变得闪闪发光,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十分可爱!小桥的下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可以清晰地看见水中那一条条可亲可爱的小金鱼,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不时地浮上水面偷偷地四下张望一眼,惹得水面画出一圈圈波纹,它们也没有一丝困意!竹林的脚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全是嫩枝细叶铺成的,翠色欲滴,绿得美丽,绿得可爱!在桥的上方,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就是我和疼爱我的奶奶!

那时,照片上的我才两岁,妈妈带我和奶奶去一个景点游玩。时间太长,我都忘记了景点的名字,只记得那里十分清美幽静!照片中的我扎着两个羊角辫儿,像一个可爱的傻子!身上穿的那件衬衫和单裤是奶奶亲手缝的,一针一线织起了奶奶暖暖的爱,衣服非常的柔软,听妈妈说,我只喜欢穿奶奶做的衣服。虽然那天晚上有习习凉风,可是我也不觉得有一丝丝冷意。

站在身旁搂着我的那个人就是我的奶奶。她慈祥的面容,眯眯笑着的眼睛,是奶奶最美的时刻。朴素之衣,慈祥之笑,瘦小之身,黄黑之肤!这就是我的奶奶!我们在桥上看着月亮,奶奶讲着王母娘娘的故事,妈妈用手机拍下来了。

那一夜是我度过的最温暖的一夜。那也是最后一张我和奶奶的合影!两个月后,奶奶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明亮的月,深蓝的夜空,茂密的竹,古老的桥,绿色的草,见底的河。我对奶奶的回忆永远定格在了这个老照片里!

这一张照片最值得我回忆,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值得你回忆”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值得”,一个是“你”,一个是“回忆”。在作文中,一定要围绕这三个关键词语来写。“值得”意思是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是文章审题的重点,也是文章审题的难点。它意味是一个升华,要突出这个“回忆”的事情的意义,可以借助欲扬先抑、对比、铺垫等修辞方式,来凸显“值得”这个词;文题中的“你”,这是个限制性词语,目的是引导考生选材界定在与别人共同回忆的范围中。写亲身的感受,并且做到把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回忆”值得回忆的人,是指过去曾经有过交往,或曾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在不在一起或已经去世的人,例如以前教过你的老师,你过去的同学、邻居、小伙伴,现在已经分开了的或者现在已经去世了的你的一位亲戚等等。如果写与你一起生活的父亲、母亲或现在还在教你的老师,自己同校同班的同学,那就不行了,因为他(她)们时刻在你身边,用不着去回忆。“回忆”点明了文章的叙事性,需要文章写文记事。

第二,构思选材。这个文题“值得你回忆”,根据题干“通过追忆那些难忘的人与事,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深情厚谊”可知回忆的得是人和事。那么哪些值得回忆呢?首先是那些行为高尚、优点明显的人。比如教过你的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爱护你,现在又分离了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在你遇到困难时曾无私地帮助过你的某一个人等等。其次,是那些性格特点非常鲜明,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的人。比如一位直率、倔强的老人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妇女等等。一个值得回忆的人总有好几方面的特点,比如读几年级时教过你的王老师上课非常生动,很吸引人,她对同学非常关心,她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一丝不苟等等。但是在这篇作文中一般只能表现人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因此就应该把人物的几方面的特点认真地分析比较一下,找出最鲜明、最突出的某一特点来写。行文中要展现美好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总以行文要有转折性和过程性,文体必须写成记叙文。选材时尽量从自身写起,将重点放在“值得”上,然后在结尾运用议论或抒情抒写自己的感受,点明主旨。

3.翻开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一课,我们会有感于鲁迅笔下的那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日子,那里有宁静幽美的平桥村,有自由自在的乡间生活,有聪明能干的小伙伴,还有一场并不精彩的好戏和乌油油的罗汉豆。请打开你的记忆宝库,把你珍藏已久的那段生活晒一晒。

请以“那是一段__________的日子”为题,仿照《社戏》的某一角度写一篇文章(例如仿语言风格、仿叙述方式、仿文章结构、仿写作方式等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范文】:

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

人生道路上,总有一段日子让你开心,难过,激动等。它们也终将成为你记忆中的一部分,难以忘记的一部分。

从小,我是住在外婆家的,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外婆家是在乡下的,在那条小巷中,一条幽长,富有生活韵味的小巷。我喜欢在小巷中散步,牵着外婆的手。

外婆家还是老房子,朱红色的门板,门环上布满了铜绿,连同着门板上的细缝一起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悠长岁月。走进院子,院子铺满大理石,上面已经有了青苔,整个院子都在体现沧桑二字。院子角落里有一棵大桑葚树,它是与这院子一同生长的,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外公走得早,家里就我和外婆两个人。家中经常出现的场面就是外婆在洗衣服或洗菜,我在桑葚树下读书。可我生性爱玩,是坐不住的,读不了多久就这里跑跑,那里跳跳,一会追着蝴蝶,一会儿又跑到隔壁邻居家找小朋友玩去了。外婆不会说什么,就是喊着让我小心摔着,目光不离我半分。

到了桑葚成熟的季节,紫红色的桑葚一串串的,将这平凡的小院装点的另有一番韵味。外婆会在忙完了家务事后,取出梯子,靠在树干上,摘桑葚给我吃。我怎会只站在一旁看着,嚷嚷着要自己摘。外婆拗不过我,只得同意,但她总是不放心的,便会站在梯子的下几层扶着我。估计是因为看得多了,我竟也摘得娴熟,一拈,一串便下来了,我等不及洗,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就迫不及待的塞进口中,好甜!

没多久,就摘了一篮子。我赶忙要去洗,脚下没注意,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倒也没哭,只是咯咯地笑。外婆刚扶着我起来,我就跑到水池边,将桑葚一放,清澈的水瞬间就成了紫红色。洗净后,外婆将桑葚捞出来,我们就坐在桑树下,一边吃,一边听外婆讲那过去的故事。这时候,我不会吵也不会闹,仿佛那些故事有种特殊的魔力。

现在,小巷还在,院子还在,桑树也在,一切都是老样子,唯独少了那袅袅炊烟,因为外婆已经离开了。尽管生活在城市中,一切设施都超越了乡村,但我却并没有为此所动,仍然想回到过去的那种生活,因为那时候无忧无虑,更因为那时候有外婆。

任凭时间抹去记忆的棱角,那一段日子也终究不会消失,我永不会忘。

【解析】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要审题,“那是一段日子”表明所写内容是回忆性的,这是一段过去的经历,是留存在记忆中的深刻往事。凡是经历过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人和事都能成为写作对象。而“_____ ”上要填的内容,可补充的范围很广,比如:难忘、快乐、悲伤、委屈、温暖等,选材面很宽,很贴近生活。所写的经历应该是正向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能够给人以正能量的,立意需要积极向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题干要求仿照《社戏》的某一角度写,比如:《社戏》的语言平实而简洁,生动而有画面感,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用一些简练的语言进行叙述,也可用一些修辞,让语言生动活泼;又如《社戏》在叙事方式上详略恰当,通过重点情节凸显文章主题,那么我们在写作时也需要安排好文章情节,叙事有详有略;再如《社戏》在结构安排上,以“看戏”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情节,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给自己的文章安排一条线索,使行文更严谨;再如《社戏》在写作方式上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结合的表现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隽永,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亦可运用相关的景物描写来彰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景衬情。故可从这些角度里面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文章安排。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记叙文。题目的核心词“日子”,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考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从小处入手,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例如:那是一段温暖的日子,可以写给自己生命中带来温暖的一件事。这件事的瞬间感受就是从阴霾中走出来,豁然开朗,拂去尘埃,绽放灿烂的笑容,走向美好的未来;那是一段孤单的日子,写因为某件事情,产生了误解或不愉快,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换位的处境中冰释前嫌,幡然醒悟,走出困境等。

4.(2021下·辽宁本溪·八年级统考期末)请以“我的读书方法”为题目,写一篇说明文,将你常用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大家。不少于500字。要求说明内容层次清晰,有一定的说明顺序,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范文】:

我的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了许多读书方法,浩如烟海。但这些读书方法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究竟适合怎样的读书方法?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读书方法。

首先要圈画。要圈画的书必须是自家的。借阅的图书请勿圈画,这是基本常识。圈画时最好用红笔,这样一目了然。圈画时可以在优美句子下面画波浪线,可以方括号画出精彩部分的开头结尾,可以在左右两边画竖线等。圈画的内容可以重点读读,也可以经常温故知新。

第二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借阅的图书,优美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可以抄下来。抄写的过程不仅能够增强记忆,而且可以加深理解,过后还能重温,可谓一举多得。但是,摘记有时占用的时间比较多。

第三,思考。我们都知道爱迪生那句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其实,爱迪生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1%的灵感更重要”,这说明动脑子的重要性。就像我们的身体会懒惰一样,我们的脑子更是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我们读书时动动脑子,我们的收获一定更大。看到题目,一定要想想就这个题目,如果我写,我会怎样写?然后在脑子里迅速构思自己的文章。然后阅读文章,阅读中不仅要有意识地记忆自己需要的知识,还要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的,我能学习作者什么写作方法。读完一篇文章后,再与自己构思的文章比一比,看看作者高明在哪里,我们以后何不模仿学习他。《培根随笔》尤其适合这样读。

第四,重读。苏东坡曾在《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写过“旧书不厌百会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诗句,这里的“旧书”指的是经典。我们阅读的大浪淘沙后的名著都是经典,阅读一遍收获不会很大,有些经典一遍甚至读不懂。百读不厌、熟读深思收获才会大。

第五,写体会感悟。我们读书,我们思考,有时刹那间会有灵感和感悟,这时,最好随时记下来。要不,灵感就像口袋里的钱,如果不存入银行,迟早它会跑掉一样,我们的灵感也常常跑得无影无踪。如果我们有了灵感,能迅速而且认真地记录下来,那这灵感我们就存入了自己的智慧银行。

第六,这是最重要的,读书,读书,真读才行。就像假货不绝一样,读书也要打假。

一本好书,一支红笔,一个笔记本,一个动脑子、勤奋的人,是暑假里酷暑中的美丽风景。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要求写成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难度较大。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知,读书要专心,要做到心、眼、口三方面结合;还要注意读书要有广度、深度;对于书中的知识,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读书要善于做笔记,及时总结自己的感悟、收获等。写作时,可以首先指出读书方法的重要性,这里可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读书如饮茶”“读书如登山”等,强调有效的读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入笔,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介绍自己的多种读书方法,介绍每种读书方法时可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这种读书方法适合哪类书籍,这样便于读者理解;还可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析各种读书方法的利与弊,阐述要根据书籍的种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最后进行总结,指出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精准地掌握书中知识,提升自我。

5.(2023下·河南周口·八年级校考期中)请你以“我的小世界”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或介绍你的小卧室,或介绍你的小书房,或介绍你的小书桌……

要求:①明确说明对象,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我的小世界

在我的家中,有一间小而温馨的书房,这件书房就像我的一位小侣,陪伴着我学习、娱乐和休息。一进家门,向前走了大约十步,在你的右手边,那就是我的书房。

在我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书架高1.8米左右,宽0.75米左右,由木制成,呈鹅黄色。上面共分四层,下面有一个小柜子。由上到下,第一层放着都是国外的名着书籍;第二层放有的书籍关于儿童文学;第三层放着的是许多的工具书,这些书的旁边,有一盆小的墨绿色的仙人球盆景;第四层放着写作类书籍和一些杂志。

在书架的顶部,有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是由球体、地轴和底座组成,球体和皮球一般大,五颜六色,纬度标中穿过的地轴,使球体可以自由转动。地球仪对我学习地理,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当我闲暇之时,从书架中拿出一本书随手翻开,书就领着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当我学习遇到难题时,在工具书的帮助下,总会豁然开朗。书籍像一位学识丰富的老者,使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乐趣。

在书架的旁边是我的书桌,高和桌面宽约0.7米,桌面被我用一张绿色带有小花的纸紧紧包裹,遮盖了原有的棕褐色,桌面下边是两个抽屉,一大一小和一个柜子,在桌面上,右上角摆着我学习时所用的辅导书。左边有一个小闹钟,表盘中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着,使我的生活作息时间更有规律。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业,我都会在书桌这儿进行。

在书桌的左边是一张小床,长2米,宽1.2米床上铺着整齐的被褥和床单,床边放这一个方形的枕头,枕头放着一个录音机,各个部件度井然有序,同时又美观大方,每天都伴随我听读英语。

这间书房,与我共同生活学习,给我带来许多的乐趣和帮助。

【解析】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是“我的世界”,或介绍你的小卧室,或介绍你的小书房,或介绍你的小书桌、校园、家……并且题目要求写说明文。在介绍的时候,要突出这一世界有怎样的特点。在对说明对象的特性有了准确的把握之后,还应该用语言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注意两点:第一,要把材料安排组织好;第二,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要运用多种的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形象地介绍,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文章最好写成文艺性说明文。

第二、思路点拨。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说明方法,准确地把说明对象的特性讲清楚。语言要做到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如介绍内容是“我的小书房”。首先要确定好说明顺序,我们可以采用空间顺序,例如:进门、左边、右边、头顶等等,一定要避免忽东忽西没有条理。片段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先对书房进行总说,然后在分部分介绍。说明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

6.(2023下·河南平顶山·八年级统考期中)作文。

选择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科技新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提示:①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他对你所介绍的产品知识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②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加湿器——干燥季节的福音

严冬已经在悄然间来临,寒冷的低温气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打开了暖空调。但是在温暖的空调房中待久后,我们的眼睛往往会觉得干涩,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也会感到瘙痒。这是因为空调房中水分因暖气而被蒸发,空气干燥,而加湿器能很好地缓解空调所带来的干燥症状。

我们通常用的加湿器是一种可以增加房间内空气湿度的家用电器。外观多样,大小不一,不同功能的加湿器,价格高低不等。

我们可以在家里的客厅或者卧室里放置一个静音落地式加湿器,价位一般在200——300元之间。容量6升的加湿器,一次加入约12斤的水,可以持续20小时加湿。

家用加湿器一般采用超声波技术,将液态的水雾化,并通过风机将雾化的水吹出壳体,从而达到加湿空气的效果。雾化的水就是我们平日里看到的加湿器的小孔中冒出的“白气”了。

随着智能科技在生活中的普及,我们可以选择智能恒湿加湿器。智能型的加湿器,配置一个遥控器,上面有开关、恒湿、雾量、定时、负氧离子和睡眠模式等选择键。这个遥控器可以让我们惬意地、便捷地远程操控加湿器。

加湿器除了加湿功能外,还有许多妙用。比如,切洋葱的时候,打开加湿器,可以避免流眼泪;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在旁边放加湿器,可以清除静电;在加湿器里滴几滴醋,能起到杀菌效果;加些淡盐水,可舒缓喉痛及慢性咽炎;晚上在加湿器中滴入几滴薰衣草精油,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加湿器的好处有很多,就看你如何利用了。

当然,加湿器并非十全十美。首先,患有关节炎、糖尿病的人们要慎用加湿器,因为潮湿的空气会加重病情。其次,自来水当中的矿物质会对加湿器的蒸发器造成损害,缩短使用寿命,所以最好使用纯净水加入水箱。还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室内外的温度,调节加湿器的湿度。冬季,室内湿度一般在40%——60%之间,人体都会感觉良好;一旦空气湿度低于20%时,容易使人患上感冒;如果超过90%,对老年人极其不利,会诱发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

总之,加湿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需求,缓解了我们在干燥环境中的不适,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不再为干燥季节而烦恼。

【解析】

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此题是材料作文,要求写一篇事物说明文。由“选择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科技新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可知,此题要求介绍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类似于产品推介,只要将所选物品的特点、功能及使用方法介绍清楚即可。题目可以根据自己所选产品及其特点命题,如“手机——现代人的生活少不了它”“共享汽车——让我们共享生活”“加湿器——干燥季节的福音”等等,通过说明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产品,感受科技进步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第二,构思选材。在写作对象的选择上,要选取自己熟悉的物品,自己了解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把物品介绍得详细清晰。是侧重于介绍它的某一方面的功能,还是全部都介绍,要结合自己对该物品的了解来构思。可以写通信器材,如智能手机、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等。这类产品工作原理不是很复杂,安装也比较简便,介绍起来很容易;可以写家电、数码产品或者相关的配套产品,如平板电脑、音响、陪伴老人孩子的机器人等。这部分产品使用率高,需求量大,很有必要介绍和普及它们的用法;还可以写交通工具,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单车街头巷尾常见,我们也经常使用它,因此介绍起来不难。共享汽车属于较流行的一种交通工具,搜集相关材料也比较容易。在介绍的过程中注意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清楚明白,同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7.(2022下·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你觉得周围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请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调动自己资料库存,说明变化原因。(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范文】:

我周围的环境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地球上的人也在不断地增多,污染空气的工厂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人们却忽视了一点,我们生存的环境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许多。也许,人们并不注重环境的改善,说未来总会有新科技离开地球,到别的地方去生活,这真是一个荒唐的想法。如果科学家整天生活在天空昏暗、空气浑浊的城市里,那怎么会有心思去发明东西呢?如果他们发明不出东西,那人类在不离开地球的情况下怎么生活?从前的环境与今天差异之大,如果人们不重视环境的改善,那不久的将来只会毁掉自己。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院里有几棵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树,虽然叫不出名来,但它们一棵棵都是郁郁葱葱,枝干粗壮,叶子碧绿闪亮,那茂密的叶子,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绿荫,它的周围布满了茂密的草丛,长着成千上百朵花。我和院子里的孩子就在树下玩耍。在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些大树不足为奇,在院里到处都是,院里几乎成了“树的乐园”。可如今,就那短短的几年之间,像这样粗壮的大树却寥寥无几了,空气也不再那么清新,让我倍感心痛。如今,在放学的路上,那路边的草丛不再有旺盛的生命力,像泄了气的气球,它的身边布满了一团团纸屑。

这是什么,这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罪行,大自然环境的改变并不是因为人口增多,而是人类自己犯下的错误!

为什么从前的树木草丛是那样的茂盛,因为从前的人们团结,不自私,懂得为集体和国家着想,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可如今的人们呢?却为了那小小的自我利益而破坏集体,这是一种多么可耻的行为。值得欣慰的是,人们已经正在努力地改变这一点。美好的生活是靠大家的双手创造的,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为集体着想,为将来的生活着想。

出门时,我们应带上一个小垃圾袋,把产生的垃圾放进去,遇到垃圾桶便扔进去。事虽小,却关系着我们的将来。从前那些美好的环境已离我们远去,那我们更应该注重改善环境了。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去给环境做一次“大改革”吧!

【解析】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材料“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连续提了三个问题,点明文章的写作方向,可先明确文章围绕城市环境来写还是围绕农村环境来写,根据提示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第二,构思选材。在确定城市还是农村这环境后可构思写作。如何写城市环境,可写城市的环境日益恶化,工厂的废气,汽车的尾气等,使空气受到污染等,来体现环境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等。如写农村环境,可写农村环境越来越好,泥泞的道路变为柏油马路,农村旧貌换新颜的,新添了健身设施等,这背后隐含的是国家的付出(力量),通过前后的变化来凸显主题。写说明文时注意说明方法的使用,例如:引资料、列数字、举例子等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采用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讲明环境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治疗环境污染的措施。

8.(2023上·福建厦门·九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温儒敏教授说:“读书,是一种良性生活方式。”书如风帆,书如翼膀。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益智增慧,促人成长;阅读经典名著更需要思考研讨,提高认知,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请围绕这一话题,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或多部,自定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分享心得。

A.《西游记》 B.《红星照耀中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水浒传》

写作提示:

(1)可以是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可以是对某部分内容的理解,可以是对某个细节或语句的感悟。

(2)你可以适当引述原文,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来丰富内容,也可以自由灵动进行创意表达……

【范文】:

百炼才能成钢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贫困的家庭、苦难的生活没有使他屈服,亲情友情爱情的离去他无怨无悔;即使病魔缠身,也不曾跟命运有一丝的妥协,他以理想为火,以生活为炉,赴汤蹈火,把自己炼就成了一个钢筋铁骨的英雄。他就是保尔·柯察金。

掩卷细思,钢铁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在看到保尔在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感慨不已时,我的心像是被蚂蚁啃食了般。我仿佛亲眼见证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到一个满腔热火的青年再到身残志坚的作者的蜕变过程。一刹那,凤凰欲火重生,蚕蛹破茧成蝶……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脑海里不断地回放,哦,钢铁原来就是在烈火焚烧中炼成,英雄在磨难中造就!

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事事如意。那么,面对挫折,你是继续奋斗还是就此放弃?你是迎接挑战还是望而却步?你是满怀信心还是心灰意冷?

磨难是天才的垫脚石。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无不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才写成了《史记》;余秋雨风尘仆仆、长途劳顿,才完成了《文化苦旅》;爱迪生实验了上千种材料,才找到了电灯钨丝;高尔基在“人间大学”经受了种种磨练,才成为卓越的作家……这些都雄辩地告诉我们:历经磨难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 早在一千多年前, 苏轼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不由得我想了我自己,还有我身边的你和他。也许你和父母沟通不畅不被理解,委屈万分;也许你人生的第一次鼓起勇气的告白惨遭拒绝,备受打击;也许你刚受到老师不问青红皂白的一顿狂批,愤怒莫名;也许在本次期中考试中你没有超越对手,焦虑郁闷;也许在运动会上你没有获得名次,无比失落;也许你沉湎网络无法自拔……怎么办?

鲁迅先生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相比于保尔的不幸,我们所遇到所谓的挫折和磨难又算得了什么!青春期的我们,不惧拼搏!因为我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还有什么理由不前行。

我们生活的时代虽不需金戈铁马,也需扬帆远航,路上会遇见和风细雨艳阳天,也会恰逢雷霆万钧、浊浪滔天。而它们的意义只不过都是教会我们成长,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钢铁般坚不可摧的我们。

今后,惟愿做保尔的铁粉,以保尔为灯,为师,为友,不迷茫,不孤独,不动摇,走好自己也许平凡但决不平庸的人生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首先,审题立意。此题要求从《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水浒传》四篇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篇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仔细阅读、认真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重复作品的内容。读后感可直接拟题,如:读《西游记》有感、读《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等,也可以以感点为正题,以“读……有感为副标题,如:百炼才能成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思而后行——读《西游记》有感”等。立意要以获得某种感悟,懂得了一些道理,学到了一些优秀的品质等为主,让人读后有有益的启发。

其次,构思选材。读后感常见的写作模式是:点、引、议、联、结,点:提炼感点,开篇点题;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议:分析材料,发表议论;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要从所选名著中寻找适合的点进行写作,如《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团结协作的精神;《水浒传》里中各路英雄的侠肝义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保尔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等,都可以发表感慨,注意引用要恰当,不可太过冗长;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发表议论;结尾总结要突出中心,使主旨得以升华。

9.(2023下·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经典阅读对于中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启迪智慧,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阅读经典,于我们而言是一场穿越时空的与大师的对话。

请大家用刚学习的读后感的写法,以“我读_______”为题,从《经典常谈》《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史记》《西游记》六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篇读后感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要求:(1)字迹端正,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班级等;

(3)不能抄用本试卷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范文】:

我读《西游记》

在灿烂的文学瑰宝中,有一部作品独树一帜,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我作为一名热爱阅读的初中生,有幸拜读了这部传世之作,心中的感慨与启示如潮水般涌动。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我的《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一部讲述取经之路的历险故事,主要围绕着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这师徒四人展开。故事中,孙悟空的勇敢、机智、无所畏惧深深吸引了我。他虽是一只猴子,却拥有着神通广大的能力,精通七十二变,勇斗妖魔鬼怪。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不畏艰难,坚韧不拔。

在这部作品中,我也看到了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唐僧。他虽然有些固执,甚至有时候犯傻,但他的善良、慈悲、坚定的信念令我肃然起敬。他是师傅,也是我们的指路人。他的品质教会我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念。面对困境,他始终坚守道心,从未动摇,这种坚韧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猪八戒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憨厚可爱,却又爱偷懒。他的贪吃、贪睡常常引人发笑,但他也有他的聪明之处。他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不应小看任何人。

读完《西游记》,我深深被其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却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西游记》也使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孙悟空的勇敢教会我们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勇敢地去面对;唐僧的慈悲心告诉我们要有爱心,学会关心他人;猪八戒的憨厚让我们明白做人要忠厚诚实,脚踏实地;沙僧的忠诚告诫我们要忠于自己的信念,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总的来说,《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作品,它让我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为能有机会阅读这部伟大的作品感到无比荣幸。我相信,无论是我还是其他读者,只要用心去读,《西游记》都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启示和收获。

【解析】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读_______”。根据题干要求,需要采用读后感的写法,从《经典常谈》《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史记》《西游记》中任选一部经典著作进行写作,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材料中说“经典阅读对于中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启迪智慧,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因此,我们要写出自己从这些经典著作中学到了什么,从知识、观念、思想和行为多个方面、多种层次进行叙述。

第二,构思选材。对于读后感的写作,我们需要注意首先精读文章,提炼主题,然后联系实际,可以从个人经历、身边事、社会现象等方面出发,阐述自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受,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从文章的艺术手法、思想深度、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阐述自己的收获和启示。将上述步骤用流畅、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先列出提纲,再逐步展开论述。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文采,使读后感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西游记》,我们可以从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从一路取经的经历、从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从妖怪们的形象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写作,把握文章主旨。此外也可以介绍选择的名著各个方面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最后,要表明名著带给自己的启示。

10.(2023下·河北秦皇岛·八年级统考期中)作文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你喜爱阅读吗?阅读的过程中你会产生什么感想?是否和作者产生了共鸣?与书中的人物有没有思想上的交流?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根据提示,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符合文体;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书写工整、规范、美观;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范文】: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八十年前,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某报社工作。他常年跟随红军生活,孤身一人,探索红色中国革命,将其所见所闻真实记录,汇编成一部纪实性报道作品。

手捧《红星照耀中国》,曾经的一幕幕历史画面,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书中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看后却令人惊心动魄,震撼不已: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祖国的领土,敌人残忍的屠刀指向人民,整个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在国难当头时,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挽救危局……

中国工农红军与敌人斗智斗勇,顽强作战,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敌方多次包围,摆脱险境,四渡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飞渡金沙江……红军的有勇有谋让我叹服,他们不得已进行的大规模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可谓历史奇迹,体现出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素质,几乎无人再敢小瞧这只骁勇善战的军队,无人再敢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

在作者笔下,仿佛能听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看到许多杰出的革命前辈们镇定自若,部署着作战计划、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百折不挠的进行着革命工作……他们都在坚持着自己心中崇高的革命信仰!

这部书是一部浸满鲜血的历史图册,它让我们明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所经受的苦难和牺牲,懂得我们如今的和平幸福生活,来自昔日中国革命前辈们的浴血奋战。这部书的魅力,就是描绘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军队顽强拼搏、不屈不挠、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赞颂了领袖人物的伟大,让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令人骄傲的历史!

当年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新中国的建设,更需要我们继承革命精神,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征程中焕发出新的光芒,让闪亮的革命红星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读后感写作。

首先,审题立意。审题可知,选择某篇文章或某一本具体的书,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拟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第二,选材构思。首先应确定自己要写对于哪本书的读后感,写时要注意结合所读的书或文章,在理解主要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可抓住让你最受感动的一个点、一个场景去写感受。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从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艰难成长的历程分析,感悟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无私奉献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再如读《傅雷家书》,让我们学会如何爱家人。文章就可以围绕这一点展开,具体阐释书中关于关爱家人的一些具体的要点,最后结尾总结即可。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11.(2023下·辽宁鞍山·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桃花源记》)

要求: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少引述,重点写感受,要联系实际来谈。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范文】:

追塑心中的世外桃源——读《桃花源记》有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何等安乐呀!

但这只是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在剥削压迫、战火四起的东晋,世外桃源显得多么遥远。但即使身处黑暗,少时颇有壮志,任性不羁的“五柳先生”也时时憧憬这世外桃源,即使只是个美丽又不现实的梦。

陶渊明珍藏着心中的世外桃源,珍藏着那份安定和平,自由快乐的梦境。其实谁没有自己的世外桃源?我珍藏着的是喧嚣之外一份宁静的园地。

我心中筑起的世外桃源是一座宁静的花园。那里盛放着我的精神寄托,就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般美丽。碧云天,青叶地,远离尘嚣之外,自由,宁静,透明……

伫立在我的世外桃源里,放眼望去:平静的池塘没有一丝波澜,四周的绿树和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池塘里。几条鲤鱼游动着,红白相间的脑袋左摇右摆。我在栀子树下听紫色的风铃丁零作响,闻散落一地的栀子花瓣的清香,微闭双眼,听从内心的呐喊弹奏一支属于我的歌曲,“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佳音和清词”。

弹得累了,依着栀子树,涌入茫茫书海,笑和泪,酒与诗,放任青春流淌。

在内心的深处,我的世外桃源,或许有来自陶渊明世外桃源影子,它盛放着一份亘古不变的宁静,盛放着我对未来的期许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都应塑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期许的世外桃源。响应应习大大的号召,一起向未来,世外桃源,会成为身边的桃花源。

【解析】

本题考查读后感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读后感通常是指在读过一本书或者是看一篇文章之后,想要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以及启迪的文章。想要写好读后感,就要把握好思路,可以通过简述原文内容、点明基本观点、围绕观点讲道理和围绕观点联系实际,这样的思路,就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构思选材。1、简述原文内容。在写读后感的时候,首先需要将书名和作者,还有写作的年代,和其中的一些内容概要写出来。也是主要用来交代感想的,更为后续的写作内容做好铺垫。如以《桃花源记》为主,我们可以先简述文中的组要内容,但要注意叙述要简洁一些,不要大段描述文中的内容,而是要简单概括,减少无关紧要的东西,如他时如何进入桃花源,又是出来后又是如何再次寻找的就没有必要详细的介绍。2、点明基本观点。写读后感的时候,没有必要将书中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叙述下来,而是选择自己最深感受的内容表述出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的句子叫做观点句,也是可以在文章中灵活运用的,可以出现在开头的部位,也可以出现在末尾的部位,或者是文章中心。如《桃花源记》,我们可以写在读了该文之后,被桃花源的景色和质朴的民风所感染,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和相亲等。3、围绕观点讲道理。想要让别人充分的认同到自己读书后的感想,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观点来阐述,增加观点的说服力。4、围绕观点联系实际。写读后感的时候更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想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脱离实际,而实际主要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经历和社会的现象,或者是思想来围绕观点去展开。但也要注意不能够盲目的联系实际,以免出现前后文章脱节的问题。

12.(2023下·四川眉山·八年级坝达初级中学校考期中)同学们,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请从《唐诗三首》中任选一首,写一则读后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

(1)拟好题目。(2)写好开头,引述材料,提炼感点。

(3)写好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学会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4)结尾要升华感点。(5)字迹漂亮。

【范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后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是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而流亡到成都后写的,诗中讲述了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吹倒后,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我很佩服杜甫,他虽然自己很穷困,住在破茅屋里,但还为更穷困的读书人担忧。我的学校,刮再大的风也吹不倒,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桌椅、先进的学习设备。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这可比杜甫自己盖的四处漏风茅草屋强多了,我是多么幸福啊!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建筑师,盖很多的学校,让全国的小学都拥有漂亮、坚固、明亮的教室,让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里面快乐地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微写作。

题干要求从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中任选一首,写一则读后随感。200字左右。《石壕吏》这首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卖炭翁》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炭被掠夺的经过,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写作时要先拟好题目。可以直接写《(课文或名著名称)读后感》,也可以根据你写的内容,拟一个新颖、醒目、简洁的正题,然后以《读后感》作为副标题。还要写好开头。开头可“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即简述原文有关内容;也可“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即亮明基本观点。写好“感”。这是读后感的主要内容。要学会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写好结尾。也就是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得出结论,要么强调中心论点,要么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值得注意的是,结尾必须短小而有力。

13.(2023下·浙江宁波·八年级校考期中)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某些细节、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请参考以下“知识卡片”,就《经典常谈》《桃花源记》《<诗经>二首》三部作品中的任意一部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读后感写作知识卡片

1.读后感=引述+感点+联系;

2.引述即引用作品中的文字或观点,包括直接引述、概括引述;

3.感点,即由所读作品触发的感想、看法与观点。要求明确、集中、深刻、新颖;

4.联系的内容可以是阅读积累、生活经验也可以是社会现象。

【范文】:

《桃花源记》读后感

自有古人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所谓“读好书”,便是读一本对自己有意义,有启发的一本书。一本好书可以丰富你乏味的生活,可以为你提供精神食粮,更可以引你穿越过去未来,探索世界奥秘。而那本我感触最深的书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作者在此记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诗一般流畅清新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乌托邦式的社会图画:这里没有世间的等级恩怨,这里的自然景色像仙境似的美丽动人,这里的人们淳朴忠厚,这里的社会环境安宁和谐,其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者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寄托了对现实社会强烈的抱怨,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憧憬。文章超然脱俗,纯然出之以自然的白描,反而更显得生动、形象和逼真,文中朴素的语言与桃花源中淳朴的民风相得益彰,令人难以忘怀。

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优美的景色,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梦幻”。我相信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的社会是大家所希望的,是大家的理想世界。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所相对立的美好境界。

这篇文章令我思绪万千,我感慨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神秘,优美;我感慨当时社会,人民的不易;我更感慨我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学习呢?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要求就《经典常谈》《桃花源记》 《<诗经>二首》 三部作品中的任意一部写一篇读后感。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文阅读主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来作文,相对来说立意更为灵活。写好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仔细阅读、认真思考、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重复作品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感触最深的一点上来发表议论。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忌空话。3、以“感”为主。切忌变成“读后抄”。

二、写作思路。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内容,总的感受。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写作时注意:(1) 定好题目,写出读后的总体感受。(2) 简明概括原文主要内容,或介绍文章的主要观点。(3) 详写自己读文后的感受体会。(4) 联系身边事例,引用资料等,深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5) 总结全文,重提感受。

14.(2023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从以下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进行仿写或写读后感。

《社戏》《背影》 《小石潭记》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

小清新色块标题

朱自清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的背影谁又能忘得了,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挫折,总有父亲的肩膀做避风港,当风雨歇后,父亲便张开双手任我们飞翔,默默的转身,留给我们一个背影做前行的力量。

父亲辛劳攀过石栏为儿子买朱红的橘子,离开时的一步三回头,虽然作者已经20岁了,但父亲还是放心不下,毕竟再大在父亲的心里也还是个孩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描写平平淡淡,朴实无华,但却是最真实的声音,看了让人心酸,我们会不自觉的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亲。

我们小的时候坐在父亲是肩上,父亲抓着我们的小手,幸福的带着我们到处转,仿佛我们的一切父亲的肩膀都可以扛得动,当我们慢慢长大,慢慢从不谙世故变得懂事,然后在这个青春的大好年纪开始叛逆,渴望独立,开始忘记小时候看见父亲离开的背影就开始无助的哭泣,仿佛整个世界的离去都不敌父亲转身一瞬的凄凉。

从小就知道父爱如山的道理,却很少真正体会其中的道理,就像没经历过风雨又怎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只有当我们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才想起,曾经父亲的身影在我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高大,家里的什么东西坏了、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了,都会自豪的说,没关系,我爸爸会修,我爸爸会做,我爸爸什么都会。

当我们以后长大的时候还会不会这样说?

当父亲老去的时候,会自言自语的说,不老不行了啊,孩子都这么大了。当我们有一天真的发现父亲真的老了,心里该会有多么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及读后感写作。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从《社戏》《背影》《小石潭记》三篇课文中任选一篇进行仿写或写读后感。若仿写,比如模仿《社戏》中看戏的场面描写、偷豆吃豆的场面描写,《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细节描写,《小石潭记》关于写景的片段。若写读后感,根据要求,可以针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任一方面来写,重点写自己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尽量打开写作思路。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写《背影》的读后感,这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我们可以谈文章构思巧妙、布局精炼、详略得当。作者把描写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又如仿写,一定要注意抓住文章某方面的特点或结构来行文,切忌生搬硬套,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15.(2023下·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中)以下几篇课文,任选一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灯笼》《大雁归来》 《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 《诗经》二首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范文】:

追溯心中的世外桃源——读《桃花源记》有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何等安乐呀!

但这只是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在剥削压迫、战火四起的东晋,世外桃源显得多么遥远。但即使身处黑暗,少时颇有壮志,任性不羁的“五柳先生”也时时憧憬这世外桃源,即使只是个美丽又不现实的梦。

陶渊明珍藏着心中的世外桃源,珍藏着那份安定和平,自由快乐的梦境。其实谁没有自己的世外桃源?我珍藏着的是喧嚣之外一份宁静的园地。

我心中筑起的世外桃源是一座宁静的花园。那里盛放着我的精神寄托,就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般美丽。碧云天,青叶地,远离尘嚣之外,自由,宁静,透明……

伫立在我的世外桃源里,放眼望去:平静的池塘没有一丝波澜,四周的绿树和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池塘里。几条鲤鱼游动着,红白相间的脑袋左摇右摆。我在栀子树下听紫色的风铃丁零作响,闻散落一地的栀子花瓣的清香,微闭双眼,听从内心的呐喊弹奏一支属于我的歌曲,“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佳音和清词”。

弹得累了,依着栀子树,涌入茫茫书海,笑和泪,酒与诗,放任青春流淌。

在内心的深处,我的世外桃源,或许有来自陶渊明世外桃源影子,它盛放着一份亘古不变的宁静,盛放着我对未来的期许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都应塑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期许的世外桃源。响应应习大大的号召,一起向未来,世外桃源,会成为身边的桃花源。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读后感的能力。

(1)审题立意。本题要求从学过的几篇课文中,任选一篇,写读后感。读后感一般为议论文。备选课文为《灯笼》《大雁归来》《小石潭记》《桃花源记》《<诗经>二首》,可以针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任一方面来写,重点写自己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拟题,可以直接以《读<XXX>有感》为题;也可以用主标题加副标点的形式,如《民俗的赞歌——读<灯笼>有感》《贬谪中的乐与悲——读<小石潭记>有感》等,然后针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明确中心论点,如针对《大雁归来》,可谈人与自然的和谐,针对《桃花源记》可谈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针对《<诗经>二首》可谈劳动人民的情与爱,等。谈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重点写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原著内容有理有据分析。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16.(2023下·福建南平·八年级顺昌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博雅整理发现:在中学这两年间,自己阅读了《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经典常谈》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七部名著,在走进名著,品读经典的过程中,她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她懂得了:面对生活的风雨,面对取经路上的磨难,面对科考征途的艰辛,面对长征旅途的挑战,面对病痛生死的考验,只有信念坚定,只有一路迎风前行,过往才会化作身后的风景。

以上这段话,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以“一路迎风前行——读______有感”为题,选择七部名著的一部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要求: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范文】:

一路迎风前行——读______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每每读起这句诗句,我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这位主人公的敬意油然而生。

保尔自从被虚胖的瓦西里神父赶出学校后,当过童工。后来经过东妮亚的帮助和朱赫来的引导下,加入红军,成为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他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年代,他与父兄们一起为维护苏维埃政权酒驰骋于疆场。

每读到这里总会热血澎湃。看完这本书,最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保尔那种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的苦干精神与拼命精神,还有他不畏肢体残废、瘫痪,身残志坚地开始创作的乐观精神。

人生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我们不仅要走完,而且要活出精彩。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我们虽然不能像保尔那样在纷飞的战火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但我们要面对挫所时,不应退缩。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向他学习,战胜重重困难,在人生这个大火炉中“炼”就自己。如果没有经历坎坷艰苦的磨炼,就不会有生命的绚丽多彩;如果没有经历风雨雷电的考验,就不会有人生的无限风光。

我们如果与保尔·柯察金相比,在生活上一个上在天,一个在地。但在精神上,简直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就如几天还在迷茫的我。经过一个学期洗礼的我,但在寒假的第一天,我又被打回原形。晚起晚睡成为了习惯,过了两三天,才想起那皱巴巴的寒假计划表。保尔所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我却因沉迷于小长假快乐之中,打破了寒假的原本计划。想到自己生活得这么好,却怕苦怕累,不能认真学习。就算肠子都悔青了,也无济于事。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挫折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保尔指引着我们,一路迎风前行!

【解析】

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根据题干“请以‘一路迎风前行——读______有感’为题,选择七部名著的一部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可知,本文写作读后感。读后感,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根据“在中学这两年间,自己阅读了《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经典常谈》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七部名著”可知,横线上补充的名著是:《西游记》《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七部名著;根据“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你一定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面对生活的风雨,面对取经路上的磨难,面对科考征途的艰辛,面对长征旅途的挑战,面对病痛生死的考验,只有信念坚定,只有一路迎风前行,过往才会化作身后的风景”可知,读后感主题是面对生活的风雨、磨难、艰辛、挑战事,要坚定信念,一路勇敢迎风前行,才会取得成功。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可以选《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如《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意味深长地寄寓了人们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可以写《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红星照耀中国》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引领着无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地拼搏等。注意写作时,可以运用心理、细节描写,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悟。

17.(2022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新闻,写一篇新闻评论(对此题而言,相当于读后感)。

从所提供的六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做标题:

《人间自有真情在》 《学会感恩,传递爱心》 《方博哥哥,为你点赞》

《大爱无疆,正能无限》 《遇见善良,传递善良》 《这个故事真温暖》

2022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7年前,高三男孩方博不幸身患白血病,获得300多万元善款。近日,他捐出剩余的268万元善款。

2014年,17岁男孩方博正在浙江杭州十四中读高三,彼时成绩优异的他正全力备战高考,梦想着能考上浙江大学。当年10月,方博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移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那时,他的父母在杭州开杂货店,家庭并不富裕,高昂的治疗费对一家人来说是天文数字。得知方博病情后,各方爱心力量逐渐汇聚,热心人对方博的捐助2天超过100万、3天超过250万,5天超过300万。一家人委托媒体多次转达感谢:“救命钱已经够了,请大家暂时不要再捐了。”方博的弟弟方杰和方博骨髓配型成功,方博做了骨髓移植手术。2016年方博回校学习,2017年考上大学,就读预防医学专业。这几年,方博的身体渐渐恢复,今年,考上了研究生。医生说,方博已经恢复正常,不需要再复查了。方博一直有个心愿:把多余的善款捐出去,把爱心传递下去。2022年9月30日,方博妈妈代表方博捐出剩余的268万元善款,设立“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博爱计划慈善基金”,该基金将定向为白血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同时,定向为50位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帮扶补助。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浙江男孩方博身患白血病,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奉献爱心,方博最终痊愈并将剩余的268万元捐献给爱心慈善机构及贫困学生。同样,这让我想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那地动山摇,天崩地裂的一瞬间,使无数人失去了亲人,没有了家园,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让全世界人民再次记住了“中国”这个响亮而震撼的名字。

有舍己为人的警察叔叔,有呵护学生的好老师,有帮助同学的小英雄……正因为有太多这样的感动,全国人民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总书记和温总理及时下达救灾命令,在二十天内,救出全部存活人员,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件令世界震撼的壮举。

正如杜甫的诗句:“眼枯纵见骨,天地终无情。”可天地无情人有情,震不垮的是亲情和友情。就在国旗低垂,鸣笛致哀那三分钟,全国人的心都在抽泣。这一刻,仿佛只有泪水才能抚慰我们民族的伤痛。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在灾难面前,在生死抉择的时刻,是什么让我们饱含泪水,我想绝不单单是那著名诗句所形容的,更多的是我们对这土地深沉的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感动落泪的是与生俱来的纯真人性,是无私忘我的人间亲情,就在这大悲痛与大惶恐之中,作为人的本性,得到了升华,温暖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不少人强忍着泪水敲击着键盘:中国不哭!我们总理流泪了,我们的播音员流泪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流泪了。灾难面前,不分你我,无论生熟,都能自发地聚在一起伸出援手,都能站在一起流泪,都能并肩一起作战,并且高喊:“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看看我们的中国,在天崩地裂,泪雨纷飞之中,除去那种让人流泪的悲情叫心痛之外,还有一种支持叫人性,有一种感动叫真情,有一种力量叫团结……

这时我耳边又回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解析】

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1.审题立意。提示材料为一则新闻报道,大致内容讲述男孩方博身患白血病,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奉献爱心,方博最终痊愈并将剩余的268万元捐献给爱心慈善机构及贫困学生。要求从《人间自有真情在》《学会感恩,传递爱心》《方博哥哥,为你点赞》《大爱无疆,正能无限》《遇见善良,传递善良》《这个故事真温暖》六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新闻评论。立意方面,结合新闻内容谈自己从中受到启示或感悟。

2.选材构思。新闻评论是指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本次写作需根据该新闻拟写一则评论。比如,以“人间自有真情在”为标题写作,首先可直接提出观点——人间自由真情在,接着可列举日常生活中某些人情冷漠的事例进行反面论证,然后简要概述方博罹患白血病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奉献爱心这一事例进一步论述“人间自有真情在”,结尾可再次重申观点,点明文章主旨,并发出呼吁,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