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对于研究和传播20世纪前期的人文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1
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故居,很符合我的想像,也很容易让人将它与鲁迅先生的外貌联系起来。上海山阴路132弄9号是一座很容易埋没在一群红砖房子中的寓所。这虽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却有一种让人舒服的平凡和淡定;这条小巷上共有10户寓所,在其他单元里似乎还有居民住着,甚至门头简易的信箱里还有电费之类的账单。这样的感觉很好,即使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气质总是和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
故居的摆设不算高贵,但都很讲究。比如一楼客厅用小门隔成了几个小间,海婴的玩具橱里都还摆放着些什么。据说,如果天气不太好,房间里一般都是暗暗的,像鲁迅的模样一般,低调,不张扬;生活要讲究,但用不着奢侈和浪费。在鲁迅先生的房间里,床,桌椅,桌上的台灯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却雅致清爽地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拿根烟斗坐在躺椅上小憩,或坐在桌前伏案工作的情形……
但就是这样的不起眼,鲁迅先生却投入大量热情在这里写下了七本杂文集,翻译多本外国文学作品。
当他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时,那是饱含着鲁迅先生多么的一腔热血激情,他要警示自己,要唤醒国人,要拯救中国!
萧红女士笔下的鲁迅,更接近的是一位宽厚、豁达的长辈的形象,但真实心境的鲁迅,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在照亮黑暗的一切,他不说却让所有人能够感觉得到。鲁迅纪念馆那精致的浮雕上刻着的三个大字“民族魂”,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也是他想传达给每一个后人的意志。
人说,下等人用刀杀人,中等人用嘴杀人,高等人用笔杀人。扛着枪的,未必胜过执笔的。所以,不辍笔墨的鲁迅先生,即使身居陋室,也是英勇的战士。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2
一年多前,我与父母参观了绍兴的鲁迅故居。
进入鲁迅故居,只见一条窄窄的青石板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口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被一版再版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拾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了鲁迅故居后,我知道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他迈出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因为他认识到了改变国民性的重要,所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鲁迅曾经说过我若从医只能拯救少数几个人,而我从文拯救的则是一代人。
鲁迅还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线政策。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现在鲁迅故居已被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让更多的人受到鲁迅爱国思想的熏陶,弘扬历史文化。
联系现在,祖国正需要我们来强大发展,但强国必定要从科学开始,没有丰富的知识就没有中国强大的未来。所以现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奋学习,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将来才能在各行各业贡献我们的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世界强国。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3
鲁迅是中国的一代文豪,今天,我有幸跟随妈妈的同事们一起,来到了鲁迅故居。
鲁迅故里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组成,走过三味书屋就到了鲁迅故居。一进门,我就看到两棵有着茂盛绿叶的桂花树。桂花树的旁边是一个非常大的水缸,凑进一看,缸底堆着好多的硬币,我正疑惑,这时候导游说:“这原来是用来蓄水的,现在被一些游客当成了许愿池。”桂花树边上就是鲁迅的房间,里面还有保存完好的鲁迅曾经睡过的床铺还有一些鲁迅的旧物。过了堂,就来到了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我四处观望,发现都是房间,东面前半间是客厅,是鲁迅吃饭会客的地方;西面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听说她性格幽默,常给幼年的鲁迅讲“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楼上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
走过两楼两底,就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但是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到这里来玩耍,是他们儿童的乐园。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纪念他那段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一进纪念馆大门,迎面几个金色大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写在鲁迅铜像边上的墙上,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吧。纪念馆里有许多先生用过的家具,衣物,孩提时的玩具,每个阶段的简介……。更多的是鲁迅的文稿,我只大略的看了一下,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文稿的字是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但是许多我都看不太懂,看介绍才知道是鲁迅是因为看到那时国内同胞的愚昧,弃医从文,用文章来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看了这些,我对鲁迅敬佩极了。我想:其实,伟人的故居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吧。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4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的鲁迅中路,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而这条街上的鲁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场所。
我们来到大门口,门口有一堵墙,墙上画着鲁迅抽烟的图画。在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边是乌篷船码头,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荡着,这已经成为绍兴的一道风景。
石板路旁边就是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这里发生了许多故事。石板路两旁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黄酒店,有工艺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数绍兴黄酒了,那里的黄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个人就喝了一瓶。我们正在鲁迅纪念馆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让我们猝不及防,一瞬间就淋成了落汤鸡。
湿淋淋的我们来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个老爷爷正在题扇,他的名字叫沈长轩,93岁了。爷爷为我们题了一副扇子,刚劲有力的字体,慈眉善目的爷爷,我们和爷爷合了影,然后去了鲁迅故居。
鲁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觉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鲁迅其实也是一位巨人——文学巨人。鲁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园,里面都是些杂草,据说鲁迅小时候经常和朋友在里面玩。走出鲁迅家的屋子,有一个卖青瓷的商店,我们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了一套餐具,短暂的休息过后,我们的旅行就结束了。
旅行虽然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5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故里游作文。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叙事作文《鲁迅故里游作文》。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6
冬日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虽然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我们的心犹如受到了拂面的春风,今天天气仿佛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今天是冬令营。同学们各个兴高采烈,纷纷议论着。
这次冬令营我们要前往绍兴,去“访问”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和“瞻仰”大禹皇帝。
“到了!到鲁迅故里啦!”一位眼尖的同学激动地叫了起来。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望去,果然,“鲁迅故居”四个大字引入我的眼帘。车还为停稳,我们就像出笼的小鸟,蜂拥而下。下车后,飞奔向这次参观的目的地——鲁迅故居。来这里认识这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们跨过高高的门槛,踏着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走进了既富丽堂皇又古色古香的鲁迅故居。十分气派的大客厅里,一张张檀香木雕做成的桌椅,显得那么古老;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显得那么豪华……我瞻望着墙上鲁迅先生锐利的眼神,听着导游的介绍:五间二层楼房,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西次间是鲁迅诞生的房间。楼后隔一天井,是灶间和堆放杂物的三间平房。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在此度过,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在这里,我了解到了鲁迅先生的妻子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礼俗;在这里,我知道了鲁迅童年有个小伙伴叫闰土,他在这里告诉了鲁迅很多的新知识;在这里,我看见了“百草园”,高高的围墙上爬满了藤,一棵桑树,一棵皂角树,一片菜园,虽然还“覆盖”着残剩无几的白雪,但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它生机勃勃的场景,出现了鲁迅和那些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大院里的情景。
离开百草园,我们走过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走过一座小小的石拱桥,四个醒目的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先生的书房,教室。我们立刻涌向了里面,一张大讲桌上躺着一把陈旧的戒尺,周围6张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书桌述说着岁月的痕迹。鲁迅先生的书桌在哪儿,我伸着脖子想看看那个“早”字,可惜,导游说为了保护它,拍成了照片给大家看。望着“早”字,听着鲁迅先生为了给他父亲治病买药而药店当铺来回跑,为了告诫自己不再迟到而在书桌上刻下的“早”字,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艰辛的生活呀,可他依然努力学习着!想想自己那是多么的幸福……
走出鲁迅故居,我们品尝了“孔乙己”的茴香豆、绍兴的臭豆腐,我们忽忽悠悠漫游着。
最后“咔嚓”一声,在鲁迅先生的巨幅照片前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我们也随着大家一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朗诵离开了鲁迅故居。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大禹皇帝的纪念馆,知道了大禹治水的艰辛。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现在已经接近黄昏了,我们也恋恋不舍地上了车。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7
周日的上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妈妈来到了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里,因为鲁迅先生的故居,就静静的坐落在这。
北京的初春还是有些凉意,但我看到大门口桃树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起来。人一进门,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幽静的四合院,淡淡的阳光洒在房檐上,一点也不显得冷清,似乎还有人居住在这里。这个青瓦灰墙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间有一棵大的丁香树,听故居的管理员阿姨告诉我这棵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鲁讯先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园飘香了。
院子北边的房子是正房是鲁讯先生的母亲和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的房子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这里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朴典雅,摆设也很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 就在这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此居住的两年期间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在故居的东边,有一个陈列大厅,摆放着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在绍兴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从鲁迅先生在绍兴时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接着,“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鲁讯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看完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不但对鲁讯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8
前一天得知要去实地参观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竟一直兴奋到了第二天清晨。早早梳洗带装完毕等待出发心之向往的行程,抑制不住的兴奋全部都写在我的脸上,像阳光下盛开的花儿……
迎着微微拂面的清风,呼吸到了自然的青绿味,顿时神清气爽!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鲁迅的故居。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大的鲁迅浮雕了,浮雕上的鲁迅,脸上带着些许微笑,这笑淡到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在笑。他的左手正微微抬起,右手正环抱着左手的手肘。左手上还正用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支雪茄呢。联想一下先生那吞云吐雾的样子,会不会让人忍俊不禁呢?
进而向里深入,便是鲁迅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了,刚刚踏入三味书屋就有一股浓烈的墨香扑面而来,这墨香过了这么多年却仍然不曾散去,历久弥香,让人不禁浮想起鲁迅上课的认真画面:埋头苦读,奋笔疾书,对,一定是这样留下的。正是这里诞生了一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等称号的名人:鲁迅!他影响了很多跟他一样有志向的同道中人,他是中国新的文化的方向。再移动我们的双脚,视线触及到的便是大家熟知的“百草园”了,那是鲁迅家的后院吧,我还在那里留了影呢。
还记得鲁迅在自己的桌上刻的那个“早”字吗?这个字一直激励着他,也是他一生的写照。鲁迅一生坚守的精神便是:时时早,事事早。虽然历史一页又一页的掀过,许多人和物也物是人非,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走过百草园,一天的行程也将近尾声。而园内的景与物,还有故事却开在脑海里回放,余味深长。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9
那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绍兴城,
之前对绍兴城早有所了解,所以在去的路上有一丝丝按耐不住的兴奋。到了后,让我感觉仿佛来到了一个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著名小吃臭豆腐的味道飘散在空中,与桂花糕的十万飘香毫不逊色。走进去,我们最先参观的是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很大,要是不跟着导游走,估计就得迷路了。院子里飘散着阵阵的花香。鲁迅的家仿佛也像一个文人的聚集之地,华美而不失清秀。
接着就是要去参观鲁迅的学院了,也就是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里,所有的学生必须都得自带学习用品,当然也包括书桌。据说鲁迅上学的时候,家里花了不小的`一笔钱去给鲁迅做了一件红木书桌。“这就是我们大文豪鲁迅在桌上刻的早字!”导游姐姐和我们介绍道,三味书屋也就这样了。最令我期待的地方其实还没有到达——那就是鲁迅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百草园。
可是却让我失望了,百草园并没有鲁迅先生描述的那样那么的有趣。许多游人在那里照相,仿佛百草园也没有了往日的彩色外衣,现在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了。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水平,能把不美的东西写得不平凡。
啊!鲁迅先生!感谢您,带领着新中华!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10
__年11月15日,在教研室范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课题组相关成员一起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
吃过早饭,我们就早早地出发了。来到目的地,被告知开馆时间为上午九点,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呢。于是大家决定在附近转转,也因此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北京胡同的机会。
周边有很多条小胡同,我们选择一条走过去。在我的想象中,北京胡同应该是住满了人家,车水马龙,且一直忘不了尽头的,可是眼前的胡同却与首都北京显得格格不入。破破旧旧姑且不说,人影更是少见。深入到里面,还发现极其脏乱。狭小的空间、凌乱的摆设,毫无生机可言,但丝毫不减其“身价”。可不是,墙壁上贴满了小广告,有求租的,有出售的,我们随手拍了几张,感叹十几平米的破旧小屋标价都是一百多万。
面对眼前的胡同,跟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胡同,我们似乎都有太多的问题想问,遗憾的是我们很难见到人影,也许是来得太早的缘故吧!也可能是这里压根儿就没有人!同行人却都又不甘心就此罢休,终于还是忍不住敲开了一家门。小屋的主人似乎不是很高兴,但也谈不上很厌恶,面对同行人的真诚笑脸和无比礼貌的用语,她还是礼貌性地回答了大家的疑惑。从中我们得知,如今的胡同里,几乎没有本地人入住了,暂住此地的基本上都是外来者,有做生意的、打工的、陪孩子读书的……
虽然还有很多的好奇,但时间已经快到九点了,我们还有更想去的地方,还有更想见的人。
再次来到博物馆,距离九点还有五分钟时间,门卫友好地准备让我们通行了,递交一张身份证即可免费入馆。
进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被圈起的花坛,花坛中间坐落的是鲁迅先生的雕塑,先生深邃的眼神目视着远方,敬佩之情瞬间涌满我的全身。先生雕塑前是一本打开的石刻书页,上面密密麻麻地镌刻着先生的手稿。雕塑四周盛开着火红的玫瑰花。那一刻,我觉得书香、花香,都只能属于先生。
花坛后方是一个陈列厅,但是不对外开放,我们隔着窗户很难看出什么,于是往左走,又一座雕塑出现了,那是我们同样熟悉的可敬可爱的藤野先生,紧接着我们又看到了史沫特莱的雕像。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来自美国,但他们都与先生有着浓厚的感情。我庆幸,在这里能看到他们,能再次感悟跨越国界的真挚友情,我想,先生有他们陪伴,定不会再感孤独!
走着走着,我们不觉走进了书店,最开心的莫过于我们的范老师了,他不停地跟管理员交流着、咨询着,对书籍点评着,跟同行切磋着……一旁的我,一边听着,一边赞叹着,同时又不免愧疚着。范老师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及的,他对鲁迅先生相关作品的痴迷也不是随便哪个人能替换的。 我想如果时光能倒流,先生肯定又多了一个可以亲密交谈的挚友!
再看整个书店,面积不大,却满是书籍,无不与鲁迅先生有关。先生生前曾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正的死掉了。”的确,先生还活着,活在我们无数读者的心里。深入其境,我不禁也被先生的豪情以及范老师的痴情所感染,竟然也特别想带几本书回家,在大家的建议下,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了几本。
在书店“饱食”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进入了鲁迅先生的故居。这是一套旧式的四合院,在当时也许很狭小,但今天看来却很宽敞。正面是三间屋,其中正中间是起居室,起居室的北面一间是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俗称“老虎尾巴”,东屋为先生母亲的卧室,西屋为先生的原配朱安的卧室。由于这里也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只能隔着窗户粗略地看一看。屋内的陈设和布局基本一样,都显得极其简陋,不过这一切正如刘禹锡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如此先生入住,陋室自然不陋也。当然这几间小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的卧室兼工作室:一张书桌,一把竹藤椅,一个茶杯,一盏煤油灯……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先生的身影,他正坐在竹椅上,专注地写着什么。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有笑意;时而冥思苦想,时而抬头望外……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告诉我们,他家有一个后园。果不其然,正屋左侧有一个狭小的门,赫然立着“后园”二字。进入后园之门,便可见一棵大树傲然挺立,同行人都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着。由于时值冬季,树只剩光秃秃的枝条,没有谁能准确地辨识出这是什么树,但是大家兴味犹浓,恐怕还是源于先生笔下所写的枣树吧: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有了对这一棵枣树的猜测,大家又开始寻找另一棵。没想到附近还真有一棵相似的树,至于这些是否就是先生笔下的那两株枣树,出了园我们也无从知晓,但它却留给了我们对先生更多的怀想,以及此行我们美好的瞬间。
参观完先生的故居,再回看,我们发现屋前屋后都有着先生亲手种植的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众多树木中,除了先前我们好奇的所谓的枣树之外,留下我抹不去记忆的当属那棵白丁香了,源于我们的一次亲密接触,让我眼泪横流,也正是那重重的一撞,让我的头昏沉了一下午。出园时,面对同行人的惊讶眼光,我强笑着说:是感动的!是想念先生了!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玩笑,但此行确实让我对先生有了更深的认识,敬意和怀想也更深了一步!
出了鲁迅故居,我们便进入了鲁迅博物馆。整个博物馆有上下两层,展示出了先生一生的足迹,从1881年的诞生到1936年的因病逝世。从出生地浙江绍兴到逝世寓所上海。其中有先生的著作、朋友、家人、思想等等。我们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紧随先生的足迹,探寻着先生伟大的生命历程。
最终总结:先生不愧于“民族魂”的光荣称号。
由于下午要返程,我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鲁迅故居,离开鲁迅书店,离开鲁迅博物馆,时间是十一点四十六分。
返程的路上,谁也没提及鲁迅先生,但话语明显比来时少了,我想大家定是各有各的心思吧!但共同点肯定是与先生有关。
谨以此文记住此行,追念我们伟大的鲁迅先生!最后想对鲁迅先生说一句:您,永远活在我们世人的心中,永远,永远!
参观鲁迅故居的观后感600字作文相关文章:
★ 游览鲁迅故居个人观后感5篇
★ 关于鲁迅的观后感600字精选作文5篇
★ 游鲁迅故居小学生五年级作文500字5篇
★ 参观故居八年级作文范文6篇
★ 拜访故居初二作文范文600字
★ 观后感优秀作文600字五篇
★ 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精选
★ 关于观后感的作文600字范文
★ 参观岳阳楼观后感作文600字五篇
★ 有关观后感的作文600字
用户评论
太喜欢这篇文章了!感受真切,文笔也很优美,让我也想去看看鲁迅故居看看,也想走进那个时代感受到他所经历过的生活和思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鲁迅是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去看他的故居去感受一下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故居的描写很细腻,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在不同时期的心情和思想。 还有几个地方我印象深刻,比如书房里那盏台灯,让人联想到他晚年的孤寂和忧虑。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去看故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他创作环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这篇文章写的很棒,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参观故居确实能让人更加触动人心吧!文章写得太棒了,语言优美、内容感人,读完后有种想学习写作的冲动,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一样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还没去过鲁迅故居,但这篇作文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读起来真是太有感染力了!文章中细节描写很到位,让我们感受到这位文学巨人的真实生活和创作情景。我想去看看他所留下的痕迹,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氛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作者的语言简洁明了,把参观故居的感受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的深刻思想。我去过几次故居,每次都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可见鲁迅先生的影响力是多么广泛且深远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写的不错,但缺少一些对鲁迅先生生平和作品的深入分析。参观故居固然能让我们对其生活有更直观的认识,但同时也要结合他的著作来理解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情感,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感受这位伟人的魅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虽然写得不错,但我觉得600字太少了,如果能够将参观故居后的所感和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进行更全面的阐述,文章的效果会更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参观故居确实是一段美好的体验,这篇文章让我回忆起之前去过的感受,但感觉有些过于简单, lacked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有纪念意义,能够让人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但我希望作者能写得更深刻一些,比如探讨鲁迅先生的思想内涵是如何体现在故居中等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非常欣赏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和他的文学成就,参观故居更能让我们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环境,文章写得真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文笔流畅,但我觉得描写部分不够具体生动,缺乏一些感官体验。 如果能够更加形象地描述故居的环境、布置以及细节,会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参观故居的真实氛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同作者参观鲁迅故居后所获得的深刻感悟,但我觉得文章缺少对鲁迅先生思想的影响力的探讨。 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他作品对中国文化、社会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影响,让文章更加有深度和意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没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感觉有点过于平凡,缺乏一些独特见解和思考,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了参观过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600字的文章长度我觉得还可以,但对于这么大的主题,内容稍微显得薄弱了些,可以加入更多关于鲁迅先生思想、社会背景的分析与阐述,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更喜欢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这篇文章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希望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鲁迅的作品和价值观,而不是仅仅注重参观故居的过程本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