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范文(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范文精选)

时间:2024-06-08 12:41:55 作者: 字数:21675字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摒弃虚假,以真塑形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代,毋庸置疑,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可估量的便利,但也有些人过分依赖于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代替自己的思考,用虚假蒙蔽了真实,同时也蒙蔽了大众的视野,这种做法不仅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社会舆论,而且让人们的内心种下了怀疑的种子,这无疑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摒弃虚假,以真塑形。


《韦氏词典》特约编辑皮特·索科洛夫斯基发出了深刻的追问:“我们将2023年视作真实性遭遇危机的一年,我们能否相信一个学生的论文是他自己写的?我们有时甚至不相信亲眼所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诚如斯言,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一些事物蒙上了虚假的外衣,“不真实”成为常态,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去伪存真,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面对人工智能的普及,我们要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人工智能给予我们的只是思考的引子,而不是代替人类的思考。ChatGPT的“模式化”无法取代人类的“差异化”。ChatGPT再“神通广大”,也只是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其流畅对话的背后是大量文本数据,机器智能一旦被概念框架限定,就只能在既有框架内运行,有时难免落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而我们人类,生而不同,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差异性才让人类文明得以绵延、生生不息。ChatGPT可以写关于“童年”的文章,但我的童年里有蝉鸣、有星星、有蒲扇,你的童年里也许有糖葫芦、补习班、游戏机,这些又怎么能用固定的答案来形容呢?而我们看到的《童年》却不是任意一个人的童年,它给我们的童年是虚假的童年。


面对亲眼所看到的或亲眼所听到的,我们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利用真实的利剑撕开虚假的面具。人工智能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在接收互联网丰富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虚假信息,一张图,一个音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便可使事件颠倒黑白,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人工智能技术便为这些图和音频披上虚假的外衣,让真相没入水面,而面对这种“虚假”的外表,我们要抱有怀疑的态度,不向“虚假”倾倒,利用批评的眼光发现真实,不轻易相信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不让人工智能成为那些“受益者”的工具。


揆诸当下,不少青少年被人工智能裹挟,过分依赖人工智能,这尽管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让真实性遭遇了危机,这些被披上“虚假”的事物,无疑会蒙蔽自己的思考与认识,从而迷失于大雾之中。这种做法我们要抵制,这种虚假我们要摒弃,做到以真塑形。


摒弃虚假,以真塑形,让人工智能迈入正轨,让它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们带来便利。


【解析】
审题立意:
理解材料:材料提到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是否意味着问题会减少。这一背景信息提示我们要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双重影响。
明确立意: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
技术进步确实解决了许多传统问题,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如隐私泄露、信息过载等)。
问题的本质在于人类需求和社会发展,技术只是工具,不会改变问题的根本属性。
技术进步促使人们思维方式改变,从而产生更多创新性的挑战和机遇。
选材构思:
  • 正面观点:列举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说明技术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 反面观点:指出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如网络安全、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 综合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对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结构安排:
  • 开头:引入话题,引发读者思考。可以从身边的实例或新闻事件入手,引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 主体:
第一部分:论述技术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列举具体实例。
第二部分:分析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提出具体问题。
第三部分:综合分析,讨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1. 审题立意
    1. 理解材料:材料提到人类通过“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揭开了月球背面和火星的神秘面纱,并强调人类不断追求未知领域的精神。
    2. 明确立意: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
      1. 人类探索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 探索未知领域对个人成长和自我突破的意义。
      3. 科技进步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关系。
  2. 选材构思
    1. 正面观点:列举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如“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等,说明人类探索精神带来的巨大进步。
    2. 反面观点:指出探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如技术难题、资金投入等,但这些并未阻挡人类前进的步伐。
    3. 综合分析:探讨探索精神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3. 结构安排

    1. 开头:引入话题,引发读者思考。可以从“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入手,引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话题。

    2. 主体

      1. 第一部分:论述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重要意义,列举具体实例。

      2. 第二部分:分析探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

      3. 第三部分:综合分析,讨论探索精神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展望未来。

    3.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主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对话交流 共跨鸿沟


鸿沟,是天堑,是隔阂,是双方巨大的差距。鸿闪沟横亘,似平乎不可逾越。然而,鸿沟两岸的双方,依然有无数沟通交流的可能。倘若积极对话,携手并进,便可跨越鸿沟,共致远方。


鸿沟的存在,恰为沟通交流创造了宝贵的机遇。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个体与个体间难免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不应成为孤立乃至歧视的缘由,它们是鸿沟,亦是对活中独一无二的声首。随看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与老年人间的”“代沟”成为了社会热点。“鸿沟”的两侧,一边是敏锐跳脱、乐于创新的青年代,另一边是沉稳睿智乐于保守的老-一代。新鲜的利技器,诚然将二者分隔,但也创造了沟通的机会。不妨耐下心来,细心教导老年人如何使用现代科技,不仅能感受到家庭之温暖,亦可实现思想的互通。在“鸿沟”两面架起理解之桥,自此天堑变通途。


沟通与交流,又能使双方多元并进,消除隔阂,进而填平鸿沟。汉与匈奴征战多年,胜负难分。连年的战争只为百姓带去了痛苦,加深了两个民族的仇恨。直至后来胡汉和杀亲,从昭君出寒塞,耳乃至文成入藏,双方的沟通与包容抚平了战争留下的伤疤,不仅促进了汉文化传插与西域文化内流,亦促便双方血脉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繁盛奠了基。“明月何曾是两乡”,鸿沟两岸的人啊,既已共沐一片春先,共赏一轮明月,何不沟通交流?在不断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纵“判若鸿沟”也终能成通天坦途。


人之如此,民族之如此,国家亦如是。诚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各异,赋予了我们不同的风士人情;不同的发展历程,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国家实力。它们不是战争的祸根,而是闪沟通的源泉;是横亘的丘壑,亦是交流的机遇。中欧班列风雨无阻跨东西,伊水沙(注:伊朗、沙特)元首握手言和绽笑颜……只有不断沟通交流,方可推倒藩篱、方能共跨鸿沟。


揆诸当下,在世界多极化大势之下,肩负中华复兴大任的中国青年,承载载着五千年灿烂的中件化文化,应尊重名方差异,并从中寻求对活和机遇,以交流达理解,跨越地城差异的鸿沟,携祖国,携也世界、携人类,乘长风破万里浪。



北京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


传承(作者:孙*瀚)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吾辈青年,身处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吸收与继承,创新与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化,立足文化自信。“承”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继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涵;“传”是对中华文化的利用,包含创新与弘扬,是文化自信的外延。不同于盲目的接受和传递,传承强调我们应当辩证地审视传统文化,并结合新时代具体情景进行改良与创新,最后再去传播与弘扬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对文化价值的信心与肯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内涵丰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理想,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等。古有苏武牧羊北海,不辱使命的家国情怀;今有黄文秀、张桂梅将小我投入到大我之中去的奉献精神。正是他们有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于一次次的选择中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向着国家需要的方向前进。传承前人的奉献精神,可使民族的意志得以赓续。每个人的奉献,终会在时间的沉淀和空间的广阔中凝聚成一个民族的意志。

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弘扬,就是在为文化注入不竭的生命力。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予以展示、创新,才能推动文化兴盛,讲好新时代“文化故事”。演绎中国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流行音乐,即所谓的“和诗以歌”,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火爆荧幕;《我在故宫修文物》创造性地将博物馆里的文物生动呈现在荧幕里;《唐宫夜宴》以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戏曲、民乐、舞蹈完美融合,奉上视觉和听觉盛宴。继承的关键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如同阻塞的溪流,瘀滞而陈腐。吾侪应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传播方式,将传统文化的车驶入新时代的轨道,如此文化方可行稳致远。

我们为什么要传承?梁启超于《新史学》有言:“其间有消息焉,有原理焉”。梁启超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待历史学和社会发展,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都是有迹可循、有规律的。传承就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传承还是对精神的继承,使其成为不朽的过程。我们接过的使命,蕴含着无数人的爱与热忱;我们奔赴的愿景,源自于无数人的梦与向往。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解析】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有关“被定义”与“自定义”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在考生迈向人生新阶段之际,在中国人民昂首阔步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之时,该命题引导考生将个人与家国紧密相连,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缤纷的世界中,我们都会面对来自别人的定义。作文题从这一人所熟知共感的现象出发,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被定义”与“自定义”的作用、意义和关系。考生可以从前者入手,思索在纷繁的“被定义”中如何运用清醒的头脑与明辨的眼光,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也可以从后者入手,发现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的美善,走好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方式前进;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探究其间的辩证关系,在“被定义”与“自定义”的良性互动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今年作文题能够启发考生在开放的视野中思考使命担荷、中国道路、国家形象等,从个人联想到群体、国家,展开更深入的思索,获得更丰富的感悟,从而融注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该题设题角度多元,立意层级丰富,有利于考生联系现实生活、发挥写作潜能、展现思维品质、抒写情感态度,延续了天津卷命题“小我”与“大我”兼容、情感和思辨并举的优良传统,思深意远,鼓舞人心。一位高三语文教师认为,今年作文题材料中的“被定义”与“自定义”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其主体都是自己,应当立足自我,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和借鉴“被定义”,如何做好和展现“自定义”,提升自己,笃定前行。


上海卷

写作 (70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专家评析】


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

“我”的“认可度”不等于事物真实度


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荣华对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进行了点评。

黄荣华说,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我”的“认可度”与事物的“真实度”的关系。

“我”的“认可度”与事物的“真实度”的关系大体有三种:一、“我”的“认可度”可能等于事物的“真实度”;二、“我”的“认可度”可能小于事物的“真实度”;三、“我”的“认可度”可能大于事物的“真实度”。

因此,当“我”以“认可度”判别事物时就要特别小心,不可“自以为是”。更多的情况可能是:“我”的判别是不可信的。因此,更多的情况可能是:“认可度”是不能真正被事物“认可”的。


浦东教发院研究员胡根林:

认可度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吗


当下职场上,还常常存在着一种认可度原理,人们总期望着能够获得他人的高度认可,它激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文化历史长河中,体现认可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商鞅变法之初,在城门外放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凡能将此一木头搬至另一指定地点者重赏,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有莽夫受不住利诱而搬了木头,结果得到了重赏,秦国人这才相信政府令出必行,商鞅也因此顺利推动了变法。这是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商鞅深谙民无信不立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取得民众对政府的认可,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能够变法成功的例子。治国如此,国际关系、人际关系,人对事物的信任态度的建立,莫不如此。

认可度可以体现于外在价值,也可表现于内在价值。认可度的内涵值得深挖细分,可以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接受;第二层次,喜欢,第三层次,认同;第四层次,信赖并形成同理心;第五层次,信念坚定,形成精神同构。

这个题目的重要思辨点是,人们用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这种态度或做法是否合理?认可度是不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大概有三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赞同。认可度意味着人们和事物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是社会构成形式的起点。不管社会生活真实的历史起源如何晦暗不明,但这把尺子有助于人们建立信任关系,推动社会进步。

另一个方向是不赞同。“认可度”不仅具有主观性,而且连接着原本就蕴含的一种价值判断,或者说在一定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中运行。这种价值判断对于认识事物、发现真理有害无利,只有从事实本身出发,遵循其客观规律,以事实判断作为基本依据,才能抵达真理的对岸。另外,认可度形成需要一个时间和互动过程,而且过程常常极为漫长,当人们面对一个新事物或新人时,完全用常规的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容易造成误判,错过人才、大才,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或失去接触、理解新事物把握发展的良机。此外,“事物高下判定”的问题上,若用认可度去替代具体的判别标准,容易陷入“群体即正义”的错觉。认可度固然有初步的筛选能力,然而这种筛选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走样变质。比如,网络购物时,不乏有商家通过大量刷好评的方式营造商品认可度高的假象,更有甚者通过操控平台的点赞评论,将人们的认可度变成用来盈利的一串数据。电商平台购物如此,这种虚假评价更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认可度反而成为了一种误导,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还有一个方向是赞同,但有必要的补充。认可度可以成为人们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标准之一,但除了认可度之外,我们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自己的兴趣、需求、价值观等。重要的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对各种信息和选择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同时,在追求认可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始终保持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始终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忱和激情。

对于这个思辨点,考生在考场中用很短的时间审问之明辨之,论述得充分与否,是体现其思维水平高低的一道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