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精挑细选·A类高分/满分作文6篇(家国情怀类)总有一篇打动你

时间:2024-06-21 11:03:45 作者: 字数:16894字


1.我的中国故事


夜幕降临,点点星辰已入夜空,而那红纸灯笼依旧散发着炽热的光,照耀着我的中国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同学、老师走出国门,来到英国交流。我们与当地的学生交谈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几天的访谈后,我们决定在临走之际给他们留一个纪念红——红纸灯笼。


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决定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与英国的地域风情结合起来,拿出剪刀、502 胶水、彩板、LED 小灯。我先把LED 小灯放在底座上,连上纸盒儿,插上开关,用胶水将其固定在底部,两旁搭上木架。最难的是刻。我轻扶红纸,描出一个伦敦眼的形状,旁边画的则是中国精卫填海的神妙画面。我拿起刻刀,在墨绿板上轻轻转动。纸屑飞出,刀尖轻轻颤动着,如行云流水一般,“精卫”现于手腕之下,一个个中国传统故事也展现出来。


我自豪地拿起红纸,用胶贴在灯笼的骨架上,围成一圈。最后,我用毛笔轻轻墨,在红纸上书写“吉祥如意”四个字,带出了中国古代书法的魅力。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那是因为我让中国故事走出国门,展现给世界。


我轻轻地将灯笼挂起,按下开关。外国人惊异又赞叹地看着。“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里面讲述了愚公持之以恒,移山成功……这是女娲补天,这是精卫填海……”我用英语向他们讲述着中国故事。看着他们好奇又赞叹的表情,我很自豪。


傍晚,我帮他们把灯笼挂在了学校里,两旁的霓虹灯闪耀,光晕撞在一起,昏黄一片。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复古从来不是一味地追求过去,而是用一种新的视角,迎接原本古老沧桑的事物。在新时代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应被赋予新的生机,也应走出国门,让异国他乡的人看到、感受到、了解到我们决决华夏民族蕴藏着的无限生机与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光亮,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我讲好了中国故事,承担起了传播的责任,让中华文化散发着无限的光亮。


我想,中华文明不也是如此吗?只有打开胸襟,拥抱变化,去包容,去开放,才能经久不衰,让精神传承下去。


虽身在异乡,但我依旧书写着我的中国故事……


2.我的中国故事


一缕悠远的浓烟飘向远方,点燃了远处的火种,让我看清了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英容我与中国的故事便就此展开。


去年暑假,我在“志愿北京”上申请了“北京讲解员”的工作。接到通知,我要讲解的是北京革命圣地卢沟桥。


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带着一群外地游客开始了我的任务。人群中吵闹声不断,一些人仍自顾自的看着手机。我开口向他们说道:“这就是中国革命圣地卢沟桥……”阳光照在桥下的水面,泛着风,水在波光粼粼的跃动着。桥身上是古老灰色的地砖,可谁又能想到这座桥见证着许多中国故事。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争端,无情的侵略伴着子弹打向中国人民,在这黑暗的时刻,镇守桥头的中国将士在枪林弹雨中与日军作战,如同火把一样,照亮了黑暗的卢沟桥。我停下来顿了一顿,望着安静的人群,用手指着桥头上的石狮子说:“这石狮子昂然挺立小望向远方,那正是一个个英勇将士的化身啊。佟麟阁、赵登禹,他们身先士卒,顶着身上无数的枪伤,指挥着士兵与日本侵略者厮杀,将年轻的生命书写光荣史册。


将士们仿佛眼神要喷出火光,不屈咆哮着,誓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身形历历在目,这星星之火终会将整个中国燃起共同抗日。”望着台下和我一样眼眶湿润的人群,我平复情绪,手指向旁边的高楼大厦,紧接着说“看看吧,这繁荣的景象正是新中国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他的根脉是什么?正是中国革命时期传过来的火种,点燃了新中国建设的希望。”说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我的中国故事,体现为一次对于中国革命圣地卢沟桥给外地游客的深情讲述,感悟于我尝试探索的革命志士与中国的故事,那革命志士所传承的星星之火,寄托于中国精神、中国故事,照亮的光明前途。


这次卢沟桥讲解开启了我的中国故事,那革命先烈的精神化作火,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将把这份精神传承,书写更多属于我的中国故事。


作为志愿者讲解卢沟桥的历史,为外地游客讲述革命故事。外地游客开始时“自顾自看着手机”,通过我动情的讲述和回忆,我们都“热泪盈眶”。


3.我的中国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歌声在我的脑海中萦绕,唤起了我的中国故事。


记得初次与这首赞歌相遇,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当时只是看到李谷一老师用饱含深情的歌声演唱着中国故事,当时只是觉得好听,并不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而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开启了我的中国故事。


再次与这首赞歌重逢,是在苏州游学之时,因为当时录制MV的需要,我和同学一同挥舞起红旗,共同唱响这首讲述中国故事的赞歌。优美动听的歌声把旁边的游客吸引而来,一副副黄色陌生面孔加入我们的队伍,和我们一起唱起来:“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苏州园林中,流水潺潺,倒映着白墙黛瓦、花木奇石。我看见人们行走其间,依楼听雨,品闻花香,触摸山石,调动全身的感官与自然交流着中国故事。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以这种形式自春秋以来流传至今。想到这里,我的歌声又多了一份底气,添了一份骄傲。

这一刻,我发自内心的演唱这首赞歌,赞叹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赞叹祖国底蕴深厚的璀璨文化,唱出我的中国故事。


让我对这首赞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它的第三次相逢,那是在我校组织的北极之旅上。那天我们抵达了斯瓦尔群岛。从游轮上远远望去,可以隐约看见一面红旗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烈烈招展着。

看到眼前的美景,不知不觉,我有些痴了。这时,一阵晦涩沙哑的色声音传了我的耳帘:“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倚托……”

循声望去,只见有一位胡子花白的老探险员和我一样,在离我不远处靠在船舷边,一边用目光注视着五星红旗,一边用他那并不悦耳的歌声演唱着他的中国故事。

这一刻,我的心被狠狠地重锤了一下,泪水盈满我的眼眶。因为我认识这位老人,他是一位海外华人,已经许久没有回国。此刻,我认为他的歌声是最美的。我和我的祖国,是子女与母亲的关系,是海与浪花的羁绊,是无数炎黄子孙的中国故事的结合。


这便是我的中国故事,与这首歌的三次相逢,让我看到了一个逐步走向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中国,让我感受无数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祝福,挂念与期望。时光漫漫,未来可期,我辈一定不负前辈之托,讲好中国故事,让华夏大地更加璀璨。


4.我的枫丹


我从未离乡,又何来思乡情?


细数岁月青葱,一晃便过去了三年。或许是那个名为“枫丹”的乡在我身上留下太多印 记,我总觉得那些童年往事仿佛就在昨日。


春光无限美好,浅草出头,新燕争枝。走在胡同里,春意留下淡淡暖意分明是幅沁人心脾的百景图。我脑海里闪过的却总是开在校门口的迎春花,家门前排排银杏绿叶挂头,花园中含苞的桃花。说来也怪,搬来新家这么多年,我却从未在看到过迎春之暖,银杏 之鲜桃花之欲,是这里真的没有春意,还是我未曾留意?


夏日阳炎眩目,有百花争艳,有幼童嬉闹,大城市车水马龙,连邻里聊天的话语中都带 着热气。但我却甚是想念从前鸣蝉闹耳,纸鸢当空,藤萝架下暮年的老人大声的扯着家常, 充满了朝气。或许新家也有蝉鸣,也有邻里,但大不如从前那般悦耳,听久了竟有些细语声 烦秋色如画,为繁杂点上了些难得的静谧。我却最厌恶秋,那种紧绕心头的近乡情怯在每 年秋高气爽之时,狠狠令我心悸。我做梦都想回去看看,看家门口大片银杏,如黄金铺在草 地看枯叶洒在石子小路,看火红的枫叶燃烧在我心底。我想,枫丹的枫叶一定是我这辈子 见过最红的。那分明是我最喜爱的秋啊!丛林尽染秋意,“金叶子”藏于心底,踩着干枯的 叶奏响我最爱的乐,拾起火红的枫,带走我大片愁意!


近些年大雪总是来的随意,能见场雪已是我们北方人最快乐的事了。我多久没堆雪人?多久没在雪地里打滚?儿时的雪好像一直都很大,或许是当年的我太过渺小,总觉得大雪能将我掩盖,但奇怪,不论多冷的天,那雪捧在手里都有几分暖意。


搬来新家后,春季没有风沙,夏季不会留疤,秋季不曾感冒,冬季再无冻伤,但枫丹啊 他为我打上满身印记,使离家的我啊心怀愁意。


我从未离乡,又何来思乡情?思那春日含苞,夏日蝉鸣,秋日落叶,冬日白雪,后来我 才知道,我离开的是那名为“枫丹”的童年,是童年的梦想乡啊!


5.心生敬意


“都说了多少遍了,不去!”姥姥面带怒色,又一次拒绝了妈妈


每次回老家,妈妈总要软磨硬泡央求奶奶跟我们回城里去住,最后总以失败而告终。


奶奶太爱她的小院了!春天,桃花争艳,奶奶就在小院里做针线;夏夜,凉风习习,奶奶在小院里看夜空清亮的星星;秋天,桂花飘香,小奶奶的院里柿子红了;冬天,奶奶的小院里铺上一层薄薄的霜……奶奶对小院充满感情,别看奶奶平时笑眯眯的,一提及老屋的去留问题,她立马翻脸比翻书还快。


母亲的游说再次失败,我们只好闷闷不乐地进了城。初冬微凉,汽车在重重迷雾中缓缓而行,路上的几棵枯草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妈妈长长一个叹了一口气。家里的老房子要拆迁建公路,妈妈做了奶奶多少次思考工作,每次都被劈头盖脸地怼了回来。


这个固执的老太太!


然而,就在我们离开的半个月后,奶奶突然打电话来,同意放弃老家的小院,跟我们回城里居住。其他的,她什么也没说。


奶奶搬来我们家的时候,已经是初春了,环境整洁的小区里,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邻里之间相处和睦。草木萌发着新的生命,高高矮矮的灌木吐露着嫩芽,阳光在叶间跳跃,后来,我听奶奶对母亲说,原来城市也可以像乡村般安宁恬静,阳光充沛,星空明朗,桂花飘香……


我们都窃喜着,一直以为,是我们坚持不断地做工作,才改变了奶奶的想法。


直到某天,我看到电视里播放着这样一条新闻:

“x县x村12名居民拒绝搬迁,高架桥建设无法进行……”“啊,那不是奶奶家所在的村子吗?”我忙去找奶奶求证。


她淡淡地说:“国家建设第一位,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不能拖国家发展的后腿啊。”


原来如此!第一次,我对奶奶心生敬意。


面对国家的发展,奶奶给予了理解与支持。可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如此吗?我又陷入了沉思。如今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钉子户”,或许有人是无心的,只是单纯的不舍;可是,不排除有些人“利”字当头,故意拖延,希望可以换来更多的好处。

可是,就像奶奶说的那样,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让时代的脚步停滞不前啊。


我相信,城市与乡村没有真正的隔阂。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会理解,会暂时抛开私人意愿,融入社会建设的洪流中。


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奶奶,能够识大体,离开自己守护多年的家园,给国家发展的步伐让路,还不值得让人心生敬意吗!

6.你在,就心安


风过群山,云霞满天,秋阳闪烁的季节,望着那些排列整齐的苹果树,那缀满枝头、红艳若彤云般的苹果,和站在果树旁欣慰笑着的你,不禁心生感恩:你在,就心安!


三年前那个春天,我随爸爸回二十里堡给爷爷的苹果园帮忙,第一次见你,就是在爷爷的果园。你大约四十几岁的年纪,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穿着咖啡色的夹克,带着一点外地的口音。爷爷说:“这是村里新来的书记,到咱家果园来无看看,快,叫大大!"


从家人、邻居的谈论中,我渐渐拼凑出你的经历:你本是城区教育系统的公务员,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爷爷的村子挂职做第一书记。从此以后,我的耳边就常常响起你的名字,也时常在爸爸的微信号里看到你发的村里的各种消息,对你熟悉得如同家人。


村里的人多以种苹果为生,爷爷就是靠着十几亩的果园供爸爸读了大学,在市内买了房子。你来的第一个秋天,刚好赶上了苹果大丰收,可是果贩给出的价格让大家都叹了气。我和爸爸一边给爷爷帮忙,一边也跟着为价格太低而发愁。


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朋友圈里看到你在抖音上开起了“农民直播间”,镜头前,我才发现印象中斯文得有些腼腆的你,大大方方地做起了“带货主播”,熟练地方绍着“我们村的苹果和别的地方不同,个大味甜,皮薄肉脆,甘甜无比,咬一口,香脆多汁……”谁都没想到,你的带货直播,网络点击量竟然超过了60万,不但解决了苹果的销路问题,也卖出了好价格。从此,你就成了村里苹果的代言人、村民的贴心人。


每每想起你,就会有这样的画面映入脑海:一排排整齐的苹果树下,挂满了火笼一样红彤彤的苹果,每一个苹果都绽放着笑脸,一如乡亲们喜悦的心情,一筐筐的苹果,一车一车发往外地,小小的苹果带动着勤劳的村民走向富裕……


你也像是种在乡里的一棵果树,扎根大地,尽己所能,把甘甜的果实献给土地上的人们。短短的三年时光,我们已经离不开你。你在,就心安。


7.我这样读懂了中国


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伟大成就,离不开当年无数革命志士们的艰苦奋斗,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动容。去党史博物馆,我这样读懂了中国。


在一个暑假,我们一家约了我的一个同学一起去了党史博物馆。刚一进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关于当年清政府紧迫局势的介绍。我走上前去,仔细的阅读者这一简介,了解到了当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后殖民程度进一步加深。那是的中国是一个受尽屈辱的国家。无数仁人志士想要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随后我便看到了康有为有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还是让中国人觉醒了。仁人志士的英勇大无畏精神令我钦佩。一条小船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惊叹道:“原来这就是当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啊!”同学说:“是啊是啊!真的是难以置信啊,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成立共产党,就是为了要挽救中国人的思想啊,想要让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展板上面贴了许多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他们在与敌人殊死搏斗时的惨烈场景。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劈出一条血路,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的精神。共产党员们无论是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还是飞夺泸定桥……眼前的一切都向我们彰显着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革命先烈的坚定与爱国的精神令我感动。


最后,展板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间定格在了1949年10月1日。这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最终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建设者们勇于实践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通过这次展览,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当年他们救国的那颗赤子之心,更加透彻的理解了如今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更加了解了具有红色精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