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一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密度7.86g/cm3、熔点(m.p)1535℃、沸点(b.p)2750℃、电和热的导体。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2o2fe3o4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3)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假设②不成立。
(1)试管中刚接触水面的那部分先生锈假设③成立。
阅读p120,学生得出结论:
1、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纯净的铁很难和氧气发生反应。
2、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展示课件3:
铁生锈:主要是铁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棕褐色、疏松、易吸水(不除锈,会加快生锈)。
解释钢铁制品因生锈损失巨大,每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追问: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由生锈的条件去分析,隔绝空气和水……
展示课件4:钢铁的防锈
防锈: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再采用一些常用的下述方法。
展示:归纳:
小结:
展示课件5:
(相同反应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2、铁跟酸的反应:
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已经知道了铁可以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学生实验:向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已放在试管中),一、三组的同学分别加入3ml稀h2so4,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二、四组的同学分别加入3mlhcl,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用手捂住铁与硫酸反应的试管一会儿,并小心点燃产生的气体。
展示课件6:结论
(1)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
(2)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镁、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铜最不活泼。
展示课件7:练习一
(1)铁丝与盐酸反应中,铁()进入溶液中,()从溶液中逸出。铁丝取出后,质量(),溶液质量()。
3、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学生实验:向试管中放入小铁钉(5根),加入3ml硫酸铜的溶液(或向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丝或小刀等)。
学生:
观察、回答:
说明、解释: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将铜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讨论:质量比5663.5
再次说明:铁比铜活泼(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铜却不能把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被溶解进入溶液,()从溶液中被置换出来,覆盖在()表面,使铁丝的质量(),溶液质量()。
阅读p121:古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师生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置换反应等。
讲述:相同物质的铁与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如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铁跟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亚铁,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如右图所示,在一盛有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请问:在a、b、c三处,哪一处最容易生锈?
(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到平衡,各注入相同质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烧杯中放入一块铁,右边烧杯中放入同样质量的锌。铁和锌全部溶解,问:在溶解过程中至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有何变化?为什么?
评价反馈题:(另附)
1、继续观察、研究“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索”,根据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对如何防锈提出建议。(2周后交)
2.p122(1)填在书上。(2)(3)(4)做在练习本上。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的品质。
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氧气引入新课。
化学上学习和研究一种物质,一般都是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着手。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什么叫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根据物理性质的要求引导学生看书p11
1、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
密度为1.429克/升,(空气密度1.293克/升)。
3、加压.降温条件下:
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课堂练习
1、液态氧为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变化。
什么叫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碳的燃烧
实验实验1-2
现象:①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
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2. 硫的燃烧
实验实验1-3
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
3. 磷的燃烧
补充实验磷的燃烧
现象:①,发出黄白色光;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
4.铁丝的燃烧
实验实验1-4
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放出热量;
点燃
③生成一种黒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
或在集气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5、铜.铝也可以燃烧
6、石蜡的燃烧
实验实验1-5
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点燃
④瓶壁上有水雾产生。
化学方程式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p141.2
1、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
2、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归纳,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
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认识反应的本质。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及对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
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初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点燃
写出碳、硫、磷、铁、石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点燃
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
点燃
s + o2 ==== so2
点燃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ⅰ、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ⅱ、特点:多变一
ⅲ、表示方法:a+b→ab
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c、碱式碳酸铜 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锌+稀硫酸 → 硫酸锌+氢气
点燃
2、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
、c + o2 &
shy;=== co2
点燃
点燃
、s + o2 ==== so2
点燃
、2c2h2+5o2==2h2o+4co2
、4p + 5o2 ==== 2p2o5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举例说明!
1、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石蜡的燃烧。
四、氧气的鉴定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定.现象:木条重新燃烧
鉴别氧气和空气
五、氧气的用途
性质 依赖决定 用途
医疗
供给呼吸 登山、潜水
航空
氧气的用途
气割、气焊
支持燃烧 炼钢
宇航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三
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注意①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均匀而不分层?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的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的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的方法:启发式
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的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五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1课时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例如:硝酸钾、磷酸铵。
[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
[学生回答]
[转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
[设问]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学生发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 2.水污染 3.大气污染。
[教师]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投影]
[教师]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板书]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引导]不同土壤结构需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那我们如何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 [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气味
溶解性
2.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0.5 g,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能否嗅到气味?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灼烧
加熟石灰研磨
3.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活动]
[交流]1.比较外观、气味、溶解性:
白色晶体
刺激性气味
溶 白色晶体
无味
溶 灰白色粉末
无味
难溶 灰白色粉末
无味
难溶 白色晶体
无味
2.
熔化冒烟 有刺激味 熔化冒烟
有刺激味 跳动 无味 跳动 无味
[板书]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教师]氮肥有多种,不同氮肥性质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下述方法区分不同氮肥。
[投影]氮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其他常见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优点的同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又总结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作业]习题3
查阅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的资料,整理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下节课我们以“化肥、农药的利弊”为题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
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考题回顾
1.(20xx年上海)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目前农村常用的钾肥是 …( )
a. 尿素 b.碳铵 c. 硫铵 d.草木灰
2.(20xx年甘肃)某农场的小麦茎、叶生长不茂盛,需施加氮肥。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
……………………………………………………………………………………………( )
a.k2so4 b.co(nh2)2 c.kci d.ca(h2po4)2
3.(20xx年陕西)请你参与长青乡初级中学初三同学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从家中拿来了五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
第一步:称取五种化肥各10 g,分别研细。
第二步: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三种铵盐。将下列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整:
2nh4no3+______= +2nh3↑+2h2o;
第三步:另取三种铵盐各少量,分盛于三支试管中,均滴入少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铵和硝酸铵,有气泡放出的是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h4hco3+hcl====nh4cl+______+______;
第四步:另取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铵盐进行识别,写出识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五步:取两种钾盐,分别在试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钾盐是 ,无明显现象的钾盐是 。
答案:1.d 2.b 3.ca(oh)2 ca(no3)2 co2↑ h2o
nh4cl+agno3====agcl↓+nh4no3 k2so4 kcl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六
一。 教学内容:有机物专题
二。 教学目标:
有机反应类型及特征
重点:有机物间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说明:
1、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其产物一般为两种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有:烷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羧酸和酯等,有时在题目中也会出现一些反应,符合取代反应的特征,也应归纳为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氧双键等,可以加成的物质有:h2、x2、hx、h2o和hcn等,极性分子和不对称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时,应遵循马氏规则,即带负电荷部分总是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在信息题中,往往还考虑醛与醛之间的加成反应生成羟醛类物质。
3、消去反应: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物质(如:hx、h2o等)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如卤代烃和醇。
4、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有机物反应中,有机物加氧去氢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氢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如:有机物的燃烧;烯、炔等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的物质被酸性kmno4等强氧化剂氧化;烯烃、醇、醛的催化氧化、烷烃的催化氧化生成酸等.都属于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而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与氢气的加成反应都可以看成是还原反应.
5、聚合反应:聚合反应也可以分为两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小分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按照其反应特征及产物类型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加聚反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产物中只有高聚物,无其他小分子物质,但生成的高聚物由于n值不同,所以一般为混合物,加聚反应的单体一般为烯烃、炔烃(二烯烃)、醛等含有不饱和双键或叁键的物质.缩聚反应是单体间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物质,这种反应的特点是生成的链节的组成与单体的组成略有不同,常见的缩聚反应有:生成聚酯的酯缩聚、生成蛋白质的肽缩聚、酚醛缩聚等.
6、显色反应:某些有机物跟某些试剂作用而产生特征颜色,如: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淀粉与碘显蓝色;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等.
7、裂化:多碳原子的烷烃在高温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烃,从而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三)有机合成路线的推导:
一般有三种:一是“直推法”;二是“反推法”;三是“直推法”和“逆推法”相结合的。比较常用的是“逆推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官能团的引入与消去。醛基还 shubao shubaoc.com c.com 原(也可称为与氢气加成)可得到醇羟基,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烯烃,烯烃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则形成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反应类型有:加成(还原)、消去、加聚等反应类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此,在解题时要围绕结构不同加以分析。(1)问中1 mol甲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说明有两个羟基(醇羟基或羧酸羟基),又因为甲还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原结构中含有一个醇羟基和一个羧酸羟基,则结构简式为:ch2(oh)ch2cooh;若甲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甲中含有醛基,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
(2)乙分子中所有同类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且不与金属na反应,说明乙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都是等效的,且没有羟基的存在。具有对称性。故结构为:
(3)丙分子中碳与氧分别有两种化学环境,氢的化学环境相同,说明氢原子呈对称结构,而碳和氧原子则有两种排列方式,三个氧原子有两种排列方式,则必有一种是c=o双键,另一种为碳氧单键。由此可得结构为:
这种材料可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
(1)①该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连有取代基。
②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答案:
1、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2、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
a、羟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亚硝酸(hno2)和亚硝酸根(no 5、应用纳米新材料能给人民币进行杀菌、消毒。我国纳米专家王雪平发明的“wxp复合纳米材料”的主要化学成份是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含硅衍,它能保持长期杀菌作用。有鉴于此,35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加快将此新技术应用到人民币制造中去。若戊二醛是直链的,请你根据所学的推断沸点不同的氨基二氯代戊二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 ( )
a、4种 b、5 种 c、6种 d、8种
6、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
7、在由5种基团-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8、按反应特征与产物的结构关系,有机反应大致可分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三种,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c6h5ch2cl nacn ?d→ c6h5ch2cn nacl
b、c6h5li co2 ?d→ c6h5cooli
c、ch3ch2cho+hcn ?d→ 高中地理; ch3ch2ch(cn)oh
d、ch3cooh c2h5oh ?d→ ch3cooc2h5+h2o
9、环丙烷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而环己烷因碳原子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有两种空间异构体(如图)a为船式,b为椅式的结构,当环己烷的不同碳原子上连有两个重氢(d)原子时,包括重氢在六个碳环上位置不同与空间异构在内的异构体共有( )
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
a、6mol;1mol b、5mol;1mol
c、6mol;2mol d、5mol;2mol
11、据最近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半胱氨酸,属于a-氨基酸
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
c、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
d、hs?d ?d ?d 可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
12、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它易溶于有机溶剂
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 br2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13、我国科学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叶绿素的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叶绿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在一定条件下,叶绿素能发生加成、水解、酯化等反应
c、叶绿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两种类型的双键
14、将 和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ii、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_____ 中。
16、在有机物分子中,若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碳原子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以*c表示。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
(1)下列分子中,没有光学活性的是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乳酸 ?dchoh?d ?dchoh?dchoh?d ?dcho
d、核糖 ,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多羟基醛,且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异构体有数种,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并标出手性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①r?d ?d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 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18、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一对共用电子对。
试回答:
(1)分子式为cnh2n 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有电子对数为 _。
(2)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___ __。
(3)cx可看做是烃减氢后的产物,若某物质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60,则符合该条件的碳单质的分子式为 ;符合该条件的单烯烃的分子式为 。
(4)目前,化学家们已经找到十余种富勒烯家族的cx,它们分子结构中都有由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构成的封闭的凸多面体,c60就是其中的一种富勒烯,其结构如图所示。第(3)小题中的cx也是其中一种富勒烯,则第(3)小题cx结构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 。(提示:欧拉定理:顶点数 面数-棱数=2)
19、软性隐形眼镜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可以是:
已知⑴ 2ch3cho 2h2o
②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带走过多热量,难以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反应放热太少,不能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3) b a 冰水
16、
(1)b;c
(2)a、b、e
17、
(3)6 (4)不是
18、(1)碳成键电子数有4个,所有碳成键电子总数减去与氢成键的电子数,剩余的电子数为碳碳成键的电子数:
(2)同理可计算: ,c80;
又因单烯烃的通式为 ,
单烯烃的分子式为c160h320
(4)设五边形和六边形的个数分别为
解之得
19、
⑴ch2=chch3 (ch3)2c(oh)cooh
⑵氧化 消去
⑶ch2clch2cl+2h2o hoch2ch2oh ch2=c(ch3)cooh ch2=c(ch3)cooch2ch2oh h2o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篇七
:新授课
2课时
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4、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创设情景] 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 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学习] 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 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观察化学变化
[阅读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3、 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4、 认识化学的两面性,了解绿色化学观。
三、化学变化的奥秘
阅读想象水的构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式。明确以下几点: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2、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了与原来物质组成或结构不同的新物质。
5、通过原子种类、元素种类、物质种类的数量比较,体验物质构成的丰富多彩。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记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完成p6交流共享。
3、记忆有关实验现象。
[课后记]
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