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优秀4篇

时间:2024-06-25 13:00:54 作者:皮皮侠 字数:22488字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下面是本站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本站范文将不胜荣幸。

《路旁的橡树》教案 篇一

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

师:刚刚听了对老师的介绍,你们对老师现在有些什么了解?

生:老师已经从教28年了。

生:老师是徽师毕业的。

生:老师以前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很好,学会倾听也是一种本领。刚才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朗读的声音。

生读第二组课文单元提示。

师: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摇头晃脑的,我知道你们带入感情去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保护环境。

生: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人与自然。

师:对,本单元说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课。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是橡树,而不是花,不是草,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橡树。

指名读课题,突出“橡树”。

师:是路旁的橡树,而不是河边的,山上的,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路旁。

指名读课题,突出“路旁”。

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谁和谁之间有联系呢?

生:路旁和橡树。

师:对,是路和树之间有联系。其实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以后预习课文或是看课外书,从课题入手,就会明白得更多。我们再齐读课题。

赏析:“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被程兰老师奉为教育格言。但程老师并不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学会倾听是一种本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多好的学习方法啊,就在师生自然的谈话交流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当真是润物细无声。着眼文题,让学生明确“路”与“树”有联系,导入环节提纲挈领,简洁高效。

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

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

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

生:粗壮、结实、挺拔。

师:请说完整。

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岗。

师:为谁站岗啊?

生:为草原站岗。

生:为大自然站岗。

师:哨兵也是解放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卫家园。

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赏析: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逐段教学,直奔“橡树”,提高课堂效率。由“哨兵”一词引申,让学生体会树对人们的重要,足见程老师提炼文本的功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

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

师:你都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了,真了不起。谁再来复述一下?

生:根据筑路的计划,未来的树要经过橡树这里,橡树不能砍,而计划也不能改变。

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4、5、6、7自然段。

生齐读片段。

师:请四个同学分段来读一读。

生分段朗读。

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沉默不语”?

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

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

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

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是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

生:很着急!

师:着急、无奈,所以他——

生: “长久”地看。(掌声)

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工人们怎么说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加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加强: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我强调的是——

生:计划。

师:你们强调的是——

生:橡树。

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

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

生:因为筑路计划不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很坚定的。

生:坚定地保住橡树。

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

生:左右徘徊。

生:为难。

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

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

生:拿出、走到、打进。

师拿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楔子。现在它成了楔子。

师在黑板上动作演示楔子打进地里。

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经——

生:改变了。

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

生:马蹄形。

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

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圆的。

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

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

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什么意思?

生:纯洁。

生:品质优秀。

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1、道德水平高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生:第一个。

师: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

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师: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

生:筑这条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住这棵橡树,就把计划在这里修改成马蹄形。

师:概括得真好。

师:这棵橡树在两座大城市之间,原计划是?

生:要把这条路修得笔直笔直的。

师:计划怎么改变的?

生:在一棵橡树那儿弯曲成马蹄形。

生:这条路笔直笔直的,但是到了橡树这里,为了保住橡树,就弯曲成了马蹄形。

师:一篇长文章用一两句话说出主要的意思来,这叫做概括。我们以后要学会把长长的文章进行概括。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

师课件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照片:他为什么对这棵橡树感兴趣呢?他写这棵橡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他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生:他认为,这棵橡树虽然在地球上并不起眼,但是它有着我们爱护它的心。

师: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写这棵橡树,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生:受到惩罚。

师:谁的惩罚。

生:大自然。

师: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人们是怎么做的?

生:因为那儿的人们不爱护树木,所以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村庄和人们一起——

生:毁灭了。

生:如果人们不爱护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像《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里一样,村子和人们最后统统消失了。

生:如果不爱护环境的话,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那么各种灾难都会向你袭来。

师:善待自然,就是——

生:善待自己。

赏析:研读课文,带着学生咀嚼文章字里行间的味道,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从“沉默不语”中感受到了工人们的为难,从“长久”中体验到工程师的无奈。工人和工程师的简单对话在程老师的演绎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读文本,挖掘文本,程老师在这里为我们做了精彩生动的示范。

四、联系生活,感悟路旁的橡树

师:爱护环境,没有国界。苏霍姆林斯基这一教育理念,在我们歙县已经得到传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师播放自摄歙县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和马蹄形高速路的视频,并配乐解说:在离歙县县城8公里的南乡,有一棵大樟树。这儿也有一条徽杭高速路通向远方,这棵大樟树有着和路旁的橡树一样的命运,在这儿的马路也成了马蹄形。这棵大樟树有着500年的历史,它的保护级别是国家一级,现在被列为黄山市重点保护林木。如此粗壮的树干,如粗硕大的树冠,古朴中透着苍劲,它是徽文化的象征,它是文明古城历史的见证。如今,大樟树上,许多小鸟依旧在这婉转,树下,许多儿童的欢笑声依旧在这回荡。这棵大樟树矗立在这蓝天白云下,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面对这棵大樟树,我们不禁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更要感谢那一颗颗高尚的心灵!

师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你们对高尚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你们的老师说徽文化的重要,古迹需要传承时,你们会由衷地赞叹: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当你们的爸爸妈妈驾着车从徽杭公路经过,看着这棵古老的大樟树,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生: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不能只挂在嘴边,我们要付诸行动。要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大家做起。(课件出示)

生齐: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

赏析:当程老师伴着优美的音乐解说徽杭高速路旁的大樟树视频时,我们突然感到:语文和生活竟是如此贴近。课文中的“橡树”似乎一下子跳出了书本,生气勃勃地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缺忽略了给学生搭建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桥梁。这段精心准备的视频,让学生的思维在课文中自由飞翔后,稳稳地着陆在实际的生活上,使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年级语文上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宽阔、平坦、沉重、不约而同、赞叹”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学习文中工人和工程师爱护树木的好品质。

4、创新目标:理解筑路工人的心灵美,知道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平凡情节简单的小故事,但却耐人寻味,蕴含着很深的道理。本文赞美了珍爱绿色,保护大自然的筑路人,教育学生爱护树木。

2、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一课的学习,对于本课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3、确定五点:

重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难点: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创新点: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德育点:大家为什么说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空白点: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

学具的选择

与使用教学挂图和教学课件,这样的教具有利于学生观察图画。

主要技术留空白、加深体验、激励创新等技术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一、导引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自学提示,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提示当中的几个问题入手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设条件

1、请同学们自由汇报,当小教师,给大家讲课。

2、现在请同学们进行朗读,读出最高水平。

3、说说橡树是一棵怎么样的树,理解公路“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句话的深意。自主参与

1、学生在当教师的体验中,学会了知识。

2、通过各种读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

3、携引学生读懂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领会人物动作语言所包涵的深意,理解工人们“沉默不语”“沉重地叹着气”。

三、组织研究

讨论:提示中的两个问题你会吗?请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拿出小组的意见。体验发现

1、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创新。

2、理解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原因。

四、引导创新

1、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吗?

2、小树如果会说话,它会说一些什么?应用实践

留充份空间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反思小结

1、谈谈课文给你的启发

2、说说你今后的打算巩固提高

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做到爱护树木。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进行必要的引导。首先解决生字生词问题,之后,就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分析这些句子时,首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并启发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新课

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想一想,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3、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再读课文,思考同学提出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问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按照顺序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二、指导阅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⑴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⑵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4、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橡树,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5、出示句子。提问: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都叹气?

筑路计划不能改变,可是砍倒这么粗壮、挺拔的橡树,真是可惜。

工程师为________叹了口气。

工人们为________叹着气。

6、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我们不会因为完成不了筑路任务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也不会因为砍伐了橡树受到路人的责备。

三、指导阅读第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2、思考:

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赞叹筑路人保护橡树、保护植物的爱心。

四、课堂延伸

我们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美化学校、美化自己的周围的环境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路旁的橡树

笔直的路弯曲

一颗高尚的心

《路旁的橡树》教案 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路旁的橡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遍。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生读)

二、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1。 朗读课文,把不认识和不理解的生字词用笔圈出来,并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

2。 学生自读课文。

(二)自学检测

师:请同学们接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纠正。

1。抽生接读课文。

2。板书易错字,生齐读易错字。

3。检测:

生做自主检测1、2题

4。师生对改、生订正。

三、后教环节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继续学习。

(一)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什么都沉默不语?

2。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

(二)生生合作,展示交流

展示同学交流的是本小组成果,要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和评价。

精讲点拨提示:

1。工程师沉默不语是因为他注意到了那颗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感的橡树,内心深处也受到了震撼,因此没有命令将其砍倒,但该怎样做呢?他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沉默不语;工人不想砍掉这棵树,但又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他们沉默不语是在等待工程师考虑清楚以后作出安排。

2。工程师叹气是因为为了保护橡树,再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工人们叹气表明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作出了很大努力,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为保护环境而尽自己的努力。

四、训练环节

按要求认真规范完成训练题目

1。拼一拼,连一连。

xiàng xiē yántí guàn

延 橡 楔 灌蹄

2。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城市 一()公路一( )树林

两( )工程师 一()楔子一()心

3。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像() 拔() 延( ) 罐() 橡() 拨() 廷( ) 灌() 结束语

一节课的学习中,谈谈你收获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8 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

上面内容就是本站范文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