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

时间:2022-07-15 05:05:05 作者:天下 字数:26337字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

教学目的

1. 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 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3. 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

参见P59注释。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 仇雠chóu 苑 囿yòu 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如:知政、知县。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

2. 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 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 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5. 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 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4. 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练习二(知、复、既)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课。

1. 检查作业

答案:知(1 知道; 2感到、觉得; 3主持 ; 4通“智”)

复(1繁复; 2再; 3 恢复。)

既(1不久; 2已经; 3 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 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 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餔,通“哺”。)

无不歠也。(歠,通“啜”。)

2. 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亿有三千(有,通“又”。)

2. 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

1. 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2. 熟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劝(1 劝勉 2 劝说不) 遂(1 成功 2于是 3终于)

当(1 掌管 2 面对 3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 4阻挡,把守 6 将)

二、疏通第六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 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3. 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

(略)

四、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 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 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古:传布命令。 今:下达的命令。)

②大夫种进对曰。(古:古代官职。 今:对医生的称呼。)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武士。 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 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⑤将不可改于是。(古:介宾短语,在这方面。 今:连词。)

⑥生丈夫,二壶酒。(古:男子。 今: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

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离开。 今:前往。)

⑧果行,国人皆劝。(古:劝勉,鼓励。 今:劝说。)

《勾践灭吴》原文和译文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末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化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嚭,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嚭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

《勾践灭吴》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无不BU出(哺)

6、三年释其政(征)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岂)

8、无不歠之(啜)

9、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

10、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在郊外)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二)、名词作动词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名词作动词,穿)

2、宦士三百人于吴(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帝王的仆隶)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受辱,使..耻辱)

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使…干净、使…美丽、使…充足/使…切磋)

(四)、一般动词的使动用法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兵)

(五)、一般动词的为动用法

请报之(为…报仇)

三、文言句式

1、此则寡人之过也(判断句)2、非二三子之罪也(判断句)

3、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5、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4、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定语后置)

6、乃号令于三军曰(状语后置)7、将不可改于是(状语后置)

8、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状语后置)

9、勾践说于国人曰(状语后置)

10、遂使之行成于吴,宦士三百于吴(状语后置)

11、将免者以(之)告(之)(省略句)

12、十年不收(赋)于国(省略句)

13、必(于)庙礼之(省略句)

14、无乃后乎(固定句、表推测或反问、恐怕…吧?)

15、于是葬死者(固定句、连词、立即)

四、古今异义(古/今)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知道)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勇猛武将/走狗、帮凶)

3、将不可改于是也(这种状况/判断词)

4、亿有三千(十万/万万)

5、欲其旅进旅退(共同/旅客或者军队编制单位)

6、进不用命(服从/利用)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原野/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男子/女子的配偶)

9、生丈夫(男孩/女子的配偶)

10、南至于句无(动词、到+介词、处所/达到某程 度或另提一事)

11、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您/儿子)

12、夫差与之成去之(离开、距离/前往)

13、寡人请更(请允许我/请求别人)

14、十年不收于国(国人/国家)

15、贫病者纳宦其子(贫困/疾病)

16、孰是吾君也(这个、这样/判断词)

五、一词多义(课本练习二后附加)

(一)、与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1、跟、介词

2、夫吾之与越也 2、和、连词

(二)、其

1、吾不能居其地 1、他、他的、代词

2、其达士,洁其居 2、那、那些、代词

3、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3、岂、难道、副词

(三)、子

1、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1、嫡子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2、尊称

(四)、丈夫

1、丈夫二十不取 1、男子

2、生丈夫 2、男孩

《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嵇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者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嵇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穷困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高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高中作文优秀教案

★ 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备课教案

★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

★ 文小秘,你身边的文字小秘书,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4篇

★ 语文教案范文

★ 2021小学体育教案优秀范文

★ 教案范文分享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5篇

★ 2021班主任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用户评论

青楼买醉

这篇文章分析得真不错啊!我觉得 《勾践灭吴》最厉害的就是卧薪尝胆的精神,现在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不屈不挠的态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初中历史课本里就学过这个故事~ 这次高中语文课上复习又加深了对《勾践灭吴》理解,特别是老师分析越王勾践的政治手腕,真是太厉害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风中摇曳着长发

看了这段教案觉得讲得很有深度啊!我对“伐毛”这部分印象深刻,它不仅展现了军事力量,更体现了外交策略和心理战的重要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风格越来越注重结合实际,这篇《勾践灭吴》的教案就很好地解释了历史故事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点赞!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我觉得这个教案对学生来说有些枯燥,缺少了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思考题。可以考虑加入一些互动游戏或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参与进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稳妥

越王勾践灭吴的过程太复杂了,这篇教案介绍的还不太完整,特别是关于文、武两边的策略,我认为应该更加细节化一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我记得以前学校里学的《勾践灭吴》版本有点不同啊! 这篇文章的分析与理解角度比较新颖,尤其是关于“卧薪尝胆”的精神内涵的解读让我受益良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之若素

这篇教案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内容量也恰到好处。但对学生来说,如果再结合一些真实的战争案例进行对比和讲解,会更直观生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我很喜欢这个教案,因为它不仅介绍了历史故事本身,还分析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让我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命运轨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里缺他

《勾践灭吴》的故事的确耳熟能详,但是这篇教案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原来这个历史事件还有这么多值得探讨的内容呢! 我以前的想法有点片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我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容易理解,比如关于“霸”的解释,可以再具体一些,或者用一些图解的方式辅助讲解,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这篇教案真是太棒了!把勾践灭吴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尤其是对“复仇”、“忍耐”、“战略”等词语的阐释很到位,让我对《勾践灭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我觉得高中语文老师不应该只关注课本内容,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这篇教案做得不错!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我个人认为,这篇教案对于了解“治国理政”方面有一些不足,可以适当加入更多关于政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分析,更加全面地呈现《勾践灭吴》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我对历史一直比较感兴趣,特别是这类故事性强,思想意义深刻的古代史事件。这篇教案让我对 《勾践灭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有些地方讲得过于专业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需要考虑调整语言和节奏,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勾践灭吴》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坚韧不拔,不被眼前的挫折打倒。 这篇教案很好的总结了历史教训,也启迪了我前进的道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