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指求职者已经通过招聘单位的审查把关,被招聘单位通知录用,可以进入招聘单位开始试用的这一过程,称为入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入职单位需要什么资料_入职如何进行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入职单位需要什么资料
需要资料:
1、员工填写《应聘登记表》,并交验各种证件:
2、一寸免冠照片3张;
3、身份证原件或户口复印件;
4、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学生提供学生证原件);
5、资历或资格证件原件;
6、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7、体检合格证明;
8、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职位说明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员工入职需要准备的入职材料有哪些
1、个人信息登记表:也就是简历,无需赘言。
2、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大部分企业都会要求提供,这里说明一下常见的身份证复印件会用到什么地方:公司员工档案、集团公司总部备案、社保理赔和费用报销、劳动合同备案、厂区安保登记、薪金卡、社会保障卡、公积金联名卡等,所以建议要9张,当然如果公司档案实行无纸化办公,1张也可以。
3、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用途基本差不多,而且照相的时候一般都是一版8张或9张,根据公司实际用途要6-9张都可以。
4、学历、职称证书:一般3份即可,基本用于档案建立。
5、银行卡:1份即可,但是最好身份证正面和银行卡证明复印在一张A4纸上,并让员工手抄一遍银行卡号,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因为再次复印时,可能因为复印件墨粉的问题导致银行卡号码看不清。
6、无犯罪记录证明或声明:这个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财务、安保、物品管理等岗位,需要注意的是,无犯罪记录证明是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如果不是,伪造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一些省外的人员,因为不方便提供,可以要求提供担保人和书写无犯罪记录声明。
7、入职前声明:主要声明与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原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竞业限制和商业机密,不将原单位或第三方商业机密带入公司,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保守商业机密等。
8、离职证明:避免双重劳动关系和商业间谍。
9、体检报告/健康证明:又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材料,建议写入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书写时要避免涉嫌就业歧视),健康的身体条件是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而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员工一入职就各种病假、产假甚至猝死等。
10、岗位责任告知书:主要用于后期试用期是否合格的评估和避免因工作内容、职责不清导致的劳动纠纷。
11、户口本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在日常工作中用到的次数较少,主要用于公积金贷款等,但是关键时刻,特别是寄发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通讯地址联系不上员工的时候(搬家未告知单位)时就很有用。
12、担保人文件:和无犯罪记录声明配套使用,或者一些涉及到财务的岗位须要提供,之前我们有客户的员工,挪用公款后联系不上员工,即使报警,处理起来也费时费力,特别是涉及金额较小时,基本上就不了了之了。
13、其他:如员工原单位继续给员工购买社保的,需要提供相关证明(社保是强制的,不要幻想员工自己写书面的放弃材料有用,但是社保政策规定社保不能重复参保,如果有单位给员工购买社保,现单位就不需要购买)。
入职如何进行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1、要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位于劳动者订立劳动的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2、要对未签劳动合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一个月的“宽限期”内,如果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超过一个月的,由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3、会承担员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且不承担任何违约或者赔偿责任的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提前解除,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或者赔偿责任。
4、会承担商业秘密得不到保护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条款;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约定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范围和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就很难证明哪些属于商业秘密。若员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违反竞业限制的规定到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无需承担违约责任,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5、会承担成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的,就视为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入职单位需要什么资料相关文章:
★ 新人到单位做入职自我介绍
★ 机关单位新入职入党申请书五篇
★ 事业单位入职总结范文5篇
★ 事业单位入职个人总结大全
★ 单位新人入职后自我介绍
★ 事业单位入职个人总结范文大全
★ 关于人力资源实习报告精选五篇
★ 新员工入职工作计划安排2020
★ 2021企业招聘计划书范文
★ 事业单位入职一年工作总结范文5篇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真详细啊!我刚毕业面试的时候就对这些材料没有特别清晰的了解,如果当时看过这篇博文就好了!感谢作者分享这份宝贵的经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有些部门要求还挺严苛的,我入职时候基本就是带身份证和毕业证就行了,也没那么多东西需要准备。可参考一些热门公司的招聘信息,了解下他们一般都需要的材料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还是觉得入职前做好充分准备非常重要!提前了解所需资料,可以避免面试当天的意外!况且很多公司会对申请者进行背景调查,确保信息真实可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呀!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办理工作卡也是一个 processos! 各种材料需要提交,真的有些头疼啊。还是建议先提前了解清楚入职单位的各个要求,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像我当年那样慌里慌张地准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份资料清单非常实用!我打算把这段内容保存一下,方便下次招聘时参考。作者应该继续分享更多关于求职和入职方面的经验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清单看起来挺全面的,但我觉得每个公司的需求可能也不太一样。建议大家在收到offer邮件后,直接问问HR具体需要哪些材料,不要凭空猜测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公司真会搞对象嘛... 这么多材料都让人感觉很累赘。不过为了能顺利入职,还是得乖乖准备齐全的资料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入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些特别详细的需求,可能那时候经验不足吧!希望以后的学生可以多关注这类细节,节省时间和精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确实提醒了我很多,虽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也可能影响到最终入职结果。建议大家在收到offer邮件后,仔细查看岗位要求和提交材料清单,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也在准备招聘材料,这篇博文帮我捋清了一些思路,非常感谢分享!还有没有类似的经验总结,比如面试技巧或如何撰写简历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职单位确实会看这些资料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诚信程度。建议大家要真实、完整地填写每个信息,并确保所有材料都是最新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多公司招聘流程都比较规范化了,你需要准备的材料也越来越多。不过这也能保证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和有序,对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份清单还挺详细的,但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吧?比如,软件工程师需要准备更多技术方面的资料,而行政人员需要的资料可能会更侧重于管理经验等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入职单位需要我们提交这么多的资料,一方面是为了审核我们的身份信息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背景和经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对待每个材料的准备工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觉得这些資料都是一些繁琐的文件,没有那么重要,现在看来真的需要重视!毕竟这些资料会影响到最终入职的结果,早点做好准备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份清单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每个公司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些许差异,所以还是要询问HR确认。 避免出现信息不准确导致的拒绝情况发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讲到入职单位需要的资料,我还想要知道一些面试技巧和面试注意事项呢!我最近准备参加几家公司的面试,希望能有一些实际的建议,提高我的成功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